2023年1月24日星期二

一張白紙說了什麼?中國白紙革命掀開的人民信任危機

COVID-19新冠肺炎爆發3年,中國人民看似對「封控」(意思是指從社區、大樓開始進行全面管制)習以為常,但在2022年一場新疆烏魯木齊大火後,民眾對疫情生活受限的不滿,演變成了各地揭竿而起的「白紙革命」,甚至出現罕見的「習近平下台 ! 共產黨下台 ! 」聲音,隨後中國各地紛傳不同程度的解封。2022年12月27日凌晨,中國正式宣布於2023年1月8日起全面解封。

《少年報導者》採訪中國政策的專家,分析中國防疫手段反應了什麼樣的政治體制和思維,以及這場革命是否真的對中國造成了影響和改變?

(文字/陳麗婷;設計/鄭涵文;核稿/陳榮裕楊惠君;責任編輯/陳韻如


中國防疫政策急轉彎成全面開放,讓各國為了防堵中國可能湧現的大量確診者,甚至是新的變異病毒株,紛紛調整了邊境管制措施,針對中國入境旅客加強防疫。


更讓全世界關注的是,造成中國開放的原因,是中國人民在長達3年極端封控後的反彈,引發了一連串的社會抗爭運動「白紙革命」,這是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後,中國社會首次出現的公民行動,雖然兩者規模和影響不同,但後續效應仍值得觀察。


白紙革命起因──高壓封控反彈

長期研究中國問題與「災難社會學」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指出,白紙革命的出現,突顯了中國民眾無法忍受長期高壓封控下,對生活與經濟的種種限制,甚至將矛頭指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因此,「封控政策也可以出現180度的掉頭。」


「當動態清零已經危害到社會穩定的時候,乾脆放開不管了。」

 

林宗弘點出中國防疫政策真正核心。


林宗弘解釋,中國善用兩面手法,一方面解封來平息民怨;另一方面,已有消息陸續傳出,中國積極逮捕許多參與白紙革命的大學生與民眾,顯見「維穩」一直是中國最重要的考量。


(了解更多中國維穩防疫措施,請見〈假封控、真維穩──中國如何以網格化監控做防疫?〉

中國一年花超過新台幣6兆元執行「維穩」工作

「維穩」是指維護國家局勢和社會的整體穩定,也就是全方位維持統治秩序,管控各種可能改變當局施政或社會的活動。這是中國官方的工作重心之一,例如密切監控社會中發生的「群體事件」(抗議行動),或針對上訪戶(具有抗爭潛力的陳情民眾),進行每天3班監控。

監控需花費龐大的人力和警政監控設備等,2020年中國花在維穩的經費高達2,100億美元(約新台幣6.4兆元),甚至比國防支出還高出7%。為了減少龐大經費支出,中國逐漸發展網路等科技的監控方式,目的仍是強化維穩的體系。

事件:由烏魯木齊火災,延燒到19個省區

白紙革命的起點,從哪裡發生呢?


2022年11月26日,南京傳媒學院一些學生聚集起來,悼念新疆烏魯木齊大火的罹難者,有學生舉起A4白紙,喊出「人民萬歲,逝者安息」口號。


這是因為兩天前的11月24日,烏魯木齊一個社區「吉祥苑小區」發生住宅大火,官方表示,有10人死亡、9人受傷。當地居民認為,不當的封控是大量死傷的主因,讓高層樓的居民難以逃離,消防人員也無法及時救災。


學生用雙手舉起的白紙成為了焦點,但不久後,白紙被學校人員取走,而學生依舊保持同樣姿勢,直挺挺的站著,旁觀的人也紛紛舉出白紙加入。


現場影像流出後,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前後至少19個省區,都有人陸續加入這場抗爭,引發了全世界關注的白紙革命。


從中國民眾透過網路翻牆傳播的各種訊息顯示,上街遊行的人手持白紙,但紙上沒有寫上任何字,集體表態響應「被禁聲」的抗議。而在上海的「烏魯木齊中路」上,有示威群眾出聲高喊:

「習近平下台 ! 」

「共產黨下台 ! 」

 

這在中國社會是極為罕見的事。


火災發生日,新疆的封城嚴控已超過100天,一場大火不僅引起新疆民眾不滿,也點燃中國各地民眾對於在長期封控下,生活受限的怒氣。


2022年11月27日,維安人員於上海烏魯木齊中路街區進行管制。(攝影/AFP/Hector Retamal)

積怨:封控下的悲劇,人沒飯吃、寵物被打死 

從台灣到中國工作2年多的阿哲(化名) ,經歷過上海封城。2022年3月底上海封城,他和女友被封在4坪大的租屋處約2個月。他對《少年報導者》記者表示 ,雖然居住的「小區」(社區)有許多志工動員協助分送食物、生活物資,但從網路可以看到,許多地方存在著不公平,「有錢人的小區有魚、有肉、有蔬菜,我住的這裡有菜、有飯算還不錯,聽說有些較窮的地方,只有鹽巴。」


封城期間,很多在家隔離的民眾挨餓,醫療資源不足無法就醫,甚至隔離者的寵物也被打死。事件陸續傳開,醞釀了中國網民的憤怒。


另一名在上海從事醫療產業工作的小偉(化名)則說,回想2020年1月武漢封城消息一出,有很多周邊小城鎮的民眾想要進入武漢求醫,不管核酸檢測陰性或陽性,管理的人一律不讓他們進入,當時曾聽聞:「有一個小鎮,大約100公尺的道路上,就有7、8個人死亡,人就倒在路邊。」


2022年9月18日,一輛從貴州貴陽出發的遊覽車,凌晨2時40分在高速公路翻覆,車上45名貴陽居民,有27人罹難,後經證實這是一輛抗疫轉運車,上頭載著「涉疫」的居民,要被載往集中隔離。


河南鄭州的電子代工大廠富士康廠區,從2022年10月傳出染疫工人被封禁在宿舍,感染者沒有受到妥善治療,大量工人寧願出逃,徒步返鄉。


對比:世足賽精彩賽事開打,中國之外的世界如此不同

封控造成的悲劇在中國不斷發生,外面的世界卻完全不同。 


在中國共產黨「二十大」召開前3天,2022年10月13日,一名抗議者在北京海淀區四通橋上,拉出巨幅標語,以白底紅字寫著「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謊言要尊嚴」、「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領袖要選票、不做奴才做公民」、「罷課罷工罷免獨裁國賊習近平」


美國《紐約時報》有報導指出,若這些對清零策略的共同不滿,最終演變為野火燎原般的示威,那麼就會如同六四天安門事件一樣成為中共的噩夢。《日本經濟新聞》的評論認為,這是習近平自2012年開始,執政10年來最大危機。


2022年11月起的世足賽期間,世界盃球迷展現了解封之下的國外世界,沒有口罩、沒有嚴格防疫管控,球迷們歡慶賽事以及支持隊伍勝利的畫面,與中國封控下的悲劇形成強烈對比,中國嚴格的封控所引發的悲劇與不滿,更加持續累積。

林宗弘分析,封控手段已經3年,很多中國人以為二十大後,已經確定了習近平連任及習家班上位,應該就能迎來逐漸解封,沒想到的是,中央政策仍反覆不定,導致民眾回復正常生活的期望落空。

習近平打破體制,三度連任中共中央總書記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是中國最高領導機關,負責確定下屆黨的最高領導陣容、新接班制度以及政策方針。從1982年起,全國代表大會每5年召開一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職權是:聽取和審查中央委員會的報告、審查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報告、討論並決定黨的重大問題、修改黨的章程、選舉中央委員會、選舉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於2022年10月16日召開,簡稱「二十大」,被認為是影響最深遠的一次大會,習近平也在當時第三度被選為中國最高領袖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由於中國多年來一直實施「連任不超過兩屆」的最高領導層接班制度,不過,2018年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刪除了國家正、副主席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的規定,被認為是為了讓習近平連任第三屆黨總書記鋪路。

習近平不意外地三度連任總書記職位,打破了過去連任不超過兩屆的規矩,也代表終身制可能出現,此舉被認為是「稱帝」的獨裁體制。

台灣的學者則分析,最終這場革命讓中國當局選擇解封,有3大關鍵:


【關鍵1】監控承載量超載 


中國監控系統綿密,卻在這次疫情出現失控。負責基層監控工作的是密布各社區、樓棟、住宅的「網格員」,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蔡文軒分析,任何監控系統都有它的負載量,如果網格員的監控量一個月只能監控1,000人,當疫情期間有2,000人發生問題,或表達不滿,這個系統已經明顯超載。 

 

【關鍵2】連網格員都被封控


這一次封控,連網格員都被封控了。在強大的清零壓力下,連基層監控者自己與家人的生活也受到很大的影響。蔡文軒說,地方官員將疫情措施當成社會維穩來執行,非常沒有彈性,而上級官員卻只要看到數字清零,不管下面怎麼處理,導致很多地方的規定不同,引發更多不便與不滿。


【關鍵3】經濟下滑、失業率上升  


民眾明顯感受到生活不便,經濟下滑,失業率攀升。林宗弘指出,2022年第3季中國的調查,城鎮失業率平均為5.4%,尤其16~24歲是17.9%,也就是白紙革命前,約每6名年輕人就有1名失業,年輕人當然會想要出來抗議。而企業最怕動不動關廠或員工不能來上班,封控對經濟層面影響巨大。


解封後的亂象──看不到病、買不到藥、屍體冰櫃也難搶

2023年1月3日,上海同仁醫院中的病床數超出負荷,醫療資源及醫護人力非常吃緊。 (攝影/AFP/Hector Retamal)

中國急轉式解封,疫情急速升溫。根據中國方面傳出的消息,以2022年12月25日單日為例,一個浙江省確診人數已破百萬,一個青島市也有約50萬人確診,可想而知全中國疫情多麼嚴重。


「我在解封後也被同事感染了,」阿哲說,2022年12月中開始,去哪都不用做核酸了,也不用看健康碼,「突然這樣做,卻沒有配套,」同一辦公室一週內超過6人感染,政府新規定是完全不需隔離,他只好選擇在家自主隔離。


民間也因恐慌再度搶買藥品,網路上傳出影片,藥局的退燒藥、感冒藥都被掃空。小偉就近觀察,民眾瘋搶N95口罩及血氧機,一旦缺貨就有人開始哄抬價格,藥品一旦缺乏,價格更亂,「小則漲3倍,漲到10倍也見怪不怪。」


不少民眾有症狀直接跑急診,急診都要等候好幾個小時以上。國中時就到上海就學的小萱(化名)說,中國不像台灣有基層診所,老人、小孩或體弱者,一旦感染全擠向醫院急診,醫療資源及醫護人力非常吃緊。


中國民眾悶了3年無法正常返鄉過春節,接下來春運大遷徙,疫情勢必將更難控制。中國規定感染死亡的屍體3天內必須火化,小偉指出,冰櫃也將大為搶手,要火化必須在火葬場日夜排隊。 


白紙革命意義──中國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危機 

2022年11月27日,上海烏魯木齊中路街區舉起白紙「反封控」。(攝影/AFP/RetamalRETAMAL)

白紙革命因中國迅速解封而滅火,有些人認為,這次抗議本質只是「反封控」、沒有形成像六四天安門事件「民主抗爭」的意識形態,所以,人民吃飽喝足,便可以平息。


但長期在中國境內非政府組織(NGO)和基層工作的行動者左玥在《報導者》發表的評論分析,這場以「白紙」為象徵的抗議潮,從「反抗封控」的生活怒吼到大膽提出政治性訴求,看似是連貫、跨區域與跨領域的全民性政治抗爭,其實揉合了三股運動:

  1. 中國工人階級的抗爭運動
  2. 中國城市居民和受教育知識分子/大學生的抗爭運動
  3. 海外離散新生代中國人社群的團結運動

左玥觀察,中國在疫情爆發之前,就能明顯發現,中國中產階級或受教育群體,對於財富積累和階級向上流動性的期待,已日漸絕望。網路流行討論從「社畜」「內捲」、「躺平」「潤」學、甚至到「最後一代」,這些每年新發明的文化詞彙真切地反應了中國新一代年輕人對於未來的遞進絕望感。


這些生活上的「失落」,過去並未真正轉化為現實中的「反抗」,直到這次發生在城市的白紙革命,才開始展現革命性的政治質變。


蔡文軒也認為,「這一次已經讓中國人民嚐到『甜頭』,」當中國人民發現,抗爭後很多地方陸續解封,所以代表「人民抗爭真的勝利了。」以後,人民也會想,是不是可以用更多抗爭來爭取更多利益?人民也會思考,「習近平之前說的神話,是否有問題?」如果連清零政策都有問題的話,習近平說的「全面脫貧」,人民還能相信嗎?


當危機演變為廣大人民的「信任」問題,未來會引起什麼連帶效應,值得觀察,蔡文軒說 :「這會比現在的抗爭,更具有殺傷力。」


文章来源:少年报导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