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3日星期一

商鞅恶法:驭民七术

《商君书》历代帝王统治宝典,太子必读教材,此书核心内容为“商鞅驭民术”——弱民、愚民、疲民、辱民、贫民、虐民...等。

商鞅主张重用奸恶之人,《商君书》有曰:“以善民治奸民,国削至乱;以奸民治善民,国治至强。

商鞅恶法:驭民七术

 

一、弱民

《商君书》言“民强国弱,民弱国强。治国之道,首在弱民。”又言:“政做民之所恶,民弱;政做民之所乐,民强”。

弱民的主要内容为不能使百姓拥有武器,秦统一六国后,收天下之兵器至咸鱼,铸为十二金人。

商鞅认为:““民强国弱,民弱国强。”要想国家富强,就要让百姓弱小,无力反抗君主的统治 。

弱民的根本手段是使民“朴”,本质是愚民,只有是广大人民蠢朴,让他们麻木不仁,人民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力量于君主对抗,只能任由统治阶级随意摆布,这样国家才会更好的治理,君主的地位才能更稳固。

二、愚民

“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农民,无所于食,而必农。愚心、躁欲之民壹意,则农民必静。农静诛愚,则草必垦矣。”

愚民的手段为文化专职,让百姓不会独立思考,整天行尸走肉,只能任由君主摆布。

古时,我们历史各代君王都倾向于重农抑商,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 ,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故农、战是商鞅变法中最主要的内容,“圣人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使人民愚昧无知,“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疾务农”。

商鞅提出愚民的主张,是为了使百姓能够安心为君主服务,不要有非分之想,保障国家粮食的充足,愚民是为了更好满足君主的统治需求。

三、疲民

商鞅规定,百姓耕作时,眼睛不能乱看,耳朵不能乱听,嘴巴不能乱说,要一门心思的埋头苦干。

这样的场面让人不得不想起驴拉磨,主人家为了让驴提高效率,安心拉磨就会用黑布遮住驴的眼睛,用东西塞住它的耳朵。

而当时的商鞅为了提高秦国的综合实力,牺牲天下之百姓,实现富国强兵,不把天下百姓当人看,对人的歹毒比当今对驴的态度更加周全。

四、辱民

秦国出台法律,百姓家养的牛如果受下来多少斤,就要接受衙门的惩罚。

商鞅把天下人作为一个棋子,他在里面下棋。为何商鞅对出台此类规定呢?

《商君书》如实记载:“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故战事兵用曰强。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治民羞辱以刑,战则战。民畏死、事乱而战,故兵农怠而国弱。”

民无自尊自信,就会更加的尊重官员,为了奖商看淡生死为国家卖命。他还鼓励民众相互举报,使民众终日活在恐惧之中,才能不断的信任、依赖官员。

五、贫民

让民众始终保持在温饱线徘徊,做到家中无余量。

《商君书》如实记载“民贫则力富,力富则淫,淫则有虱。故民富而不用,则使民以食出,各必有力,则农不偷。农不偷,六虱无萌。故国富而贫治,重强。”

商鞅认为,国家要狂印钞票,使出现通化膨胀,提高赋税,搜刮余量。人民才有动力去生产价值,才能做到真正的国家富强。

使民仅在温饱线上徘徊,不断的折磨民众,让他们的眼界发生改变,让每一位百姓都成为一个“人穷志短”的国家工具人。

商鞅认为,只有让民众一直保持没安全感,才能让百姓对君王的绝对依附,让民众一直感到外围国家侵犯的威胁,人民才能感觉到君主的温暖和伟大。才能死心塌地的为其卖命,没有二心,只有愚忠。

商鞅恶法:驭民七术

六、虐民

商鞅认为,任用善良的人治理天下,会导致天下大乱,任用恶奸的人来治理善良的人,就会变的井然有序。

《商君书》言:“以善治民,则民亲亲;以奸治民,则民亲制。

黄老学派继承了商鞅的虐民思想,把虐民发扬光大——夺,然后予;贫,然后富。天下可举!

法家对臣民的要求是。大臣:“从主之法,顺主之为,专心于事主者,为忠臣。”人民:“战时用其死,安平尽其力,寡闻从令。”

我国历代君王制度都是“外儒内法”,表面上看是儒家学派,内核确实法家学派。

把民众变的麻木不仁,不会思考,成为一个行尸走肉的国家工具。这样的古代文化导致当时的人民最不缺的就是奴性。

七、壹民。

  法家认为工商业是国家的蛀虫,必须消灭。秦朝统一天下后,以暴力手段将工商直接没籍,冲充为奴隶。只允许一种人存在——耕战之民。战时用其死,安平尽其力。儒家认为各行各业相对平等:农夫赴时、百工制器、商贾趋利。

《大明王朝1966》中,沈一石的结局,就是黄老学派思想之下的必然。
正如梁启超所言,中国唯一领先世界的,是法家的防民之术。中国人最大的劣根性,是奴性。

汉武帝和明清时期,都是以儒家哄天下,以法家治天下。

五百多年法家思想的统治,孕育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奴性。

梁启超称:中国人最大的劣根性是奴性。

自秦以来的历代王朝中,中国领先世界的,可谓防民之术。


文章来源: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