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日星期四

中共試圖改寫公眾關於「清零」的痛苦記憶

這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想人們記住的東西:它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做法是「人類文明史」的奇蹟。政府採取的每項措施都有科學依據,得到群眾的支持,而且被證明「是完全正確的」。

中共正在展開一場雄心勃勃的宣傳運動,以改寫公眾對新冠「清零」的記憶,那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標誌性的政策,曾幫助將新冠病毒遏制了近三年,但該措施如此極端,嚴重損害了經濟,並引發了廣泛的反對。在最近一次高級官員會議後的公告中,出現了一個新的勝利敘事,得到官媒上大量社評的擁護,目的是鞏固習近平的權威,威懾異見。

中共推出這個敘事是在中美關係更加緊張之際,美國對中國處理新冠大流行的做法,包括在病毒溯源調查中隱瞞情況不滿。美國能源部最近以「低置信度」得出結論:新冠病毒可能起源於中國實驗室的意外洩漏,中國政府對此予以否認,稱其為抹黑中國的努力,儘管一些美國右翼媒體已將這個假說接受為事實。

而且,因為必需為國內政策辯護,官方傳遞的信息絲毫不承認「清零」措施下的極端做法,去年,當局曾將數億人置於某種形式的封控之下,還發生了毆打離家居民,或將大人和孩子分開隔離的情況。官方敘事也不提去年12月初政府突然取消了「清零」政策後出現的混亂局面,政策180度大轉彎導致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數激增,讓醫院和火葬場措手不及。

上海一家醫院的走廊和大廳裡到處都是患者,攝於今年1月。
上海一家醫院的走廊和大廳裡到處都是患者,攝於今年1月。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相反,隨著國內感染浪潮的消退,中共宣布,中國的新冠抗疫努力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並聲稱中國是世界上所有國家中新冠病毒死亡率最低的國家。官員們試圖將放棄「清零」政策描述為精心策劃的轉折,是政府優先考慮人民的生命健康,對政策進行了「優化」。「清零」一詞曾無處不在,現已從中共的新敘事中消失。

「中共指望的是,如果他們只強調正面的東西,人們多少會在幾年後忘掉這一切,」智囊團詹姆斯敦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中國政治分析師林和立說。「但這次,我們已看到了非常廣泛的異見表達。」

中國長期以來用審查和宣傳來塑造挑戰中共合法性的重要歷史時刻,一次又一次地把受國家支持的失憶症強加於人民。近幾個月來,官員們一直在祕密逮捕和拘留多名參加去年11月全國各地抗議「清零」活動的人,這些抗議活動是自天安門廣場1989年的民主抗議活動以來,對中國獨裁領導者們的最大挑戰。

但中共想掩埋新冠大流行的創傷也許尤其困難,因為勝利敘事的表面下是許多中國老百姓對政策突變難以抑制的悲傷和不滿。

「我現在每次看到政府關於新冠病毒疫情的宣傳都感到噁心,」現年31歲的劉志業(音)說,他在南方城市廣州從事房地產工作。「我盡量不看這些東西。」

分析人士稱,宣傳運動的目的是消除人們對一個事實的不滿:中國為實施「清零」政策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和極大的身心創傷,但仍未能避免毀滅性的健康後果,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

據流行病學家估計,中國放棄「清零」後的新冠病毒感染浪潮導致了約100萬至150萬人死亡。但中國官方公布的整個大流行期間的新冠死亡人數只有大約8.3萬人,研究人員認為這個數字被嚴重低估,就連社群媒體上的許多中國評論者也這樣認為。更低的死亡人數有助於支持政府在整個大流行期間的主張,那就是,中國一黨專政的控制模式優於民主制度。

「政府想告訴人們,他們的犧牲是值得的,」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全球衛生專家黃嚴忠說。

在大流行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國各級政府的官方說法時不時會強調病毒迫在眉睫的威脅。習近平宣布,要打一場抗擊新冠病毒的「人民戰爭」,以此來動員全國人民。中共中央政法委警告說,隱瞞疫情的地方官員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官媒將2020年的武漢封城和去年的上海封城稱為「保衛戰」,就好像當局要保護人民不受武裝入侵那樣。

中共的「清零」政策突然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引發了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激增後,政府的審查部門最初曾經很難找到一個連貫的敘事。

後來,中國最高決策機構、習近平領導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閉門會議之後,中共在本月宣布,該國的抗疫政策「是完全正確的」。習近平在會上的講話聽起來像是正式宣布中國歷史上一個篇章的結束,沒有任何進一步辯論的餘地。

克萊蒙麥肯納學院研究中國政治的教授裴敏欣說,這次會議示意著,中共對新冠「清零」政策180度大轉彎的敘事發生了巨大變化。

「會議召開前,中共的敘事是試探性的。現在是相當聲勢浩大地傳遞這個敘事。他們現在用的詞語十分令人驚訝,」裴敏欣說。

「我估計在接下來的幾週裡會有一場真正的宣傳活動,強調這種大獲全勝的信息,」裴敏欣還說。

國家電視台在其社群媒體帳號上發的會議報導下,幾千條評論已被審查,只剩下幾十條讚揚政府的評論。這表明該黨打算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討論。

找回「清零」時代痛苦記憶的嘗試已在網上受到審查。人們在去年抗議活動中喊出的「不要核酸要吃飯」等口號也已從中國的互聯網上消失。

國內的新冠感染浪潮似乎已在今年1月消退,雖然官媒確實警告過長新冠癥狀持續存在的影響,但一些媒體使用了更為輕鬆的語言。他們借用社群媒體上走紅的一個短語,將從未檢測出病毒陽性的人稱為「決賽圈選手」,本質上將避免感染病毒比作電玩遊戲。

今年1月,好幾億中國人通過電視觀看的春節聯歡晚會對新冠疫情幾乎隻字不提,為數不多提到疫情的表演包括一首名為《很快就會好起來》的快樂民謠,其中有這樣一句歌詞:「不再戴口罩。」

政府傳遞的信息與恢復公眾對黨的領導和國家未來信心的努力一致。隨著政府開始重振萎靡不振的經濟,中國需要消費者們再次把錢花在買房、買車、買機票上。

許多中國人確實渴望將新冠疫情拋在腦後,放眼未來,找工作,恢復陷入困境的業務,重新與世界建立聯繫。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學助理教授呂丘露薇本月回上海老家時發現,對新冠疫情的記憶在她的家人和朋友中是一個引發對立的話題。一些人告訴她,疫情的經歷讓他們考慮離開中國。

但她說,許多其他人會改變話題,他們認為在專制國家裡,抱怨是徒勞的。「人們只想擺脫所有那些不好的記憶,」呂丘露薇說。

自新冠疫情開始以來,政府就一直試圖讓那些挑戰官方敘事的人閉嘴。武漢醫生李文亮在2019年12月對一個神秘的新型病毒發出警告後,警察對他進行了訓誡,他最終在感染病毒後死亡。警方逮捕了試圖記錄武漢疫情的公民記者張展,判處她四年有期徒刑。

廣州的劉志業說,他很想再也不戴口罩,重新去旅行。但他說,他不希望讓過去三年的記憶被抹去,包括對嚴厲限制措施和大範圍抗議活動的記憶。

「只要還有人記得過去三年的苦難和荒謬,我們就能與社會的遺忘作鬥爭,」他說。

Nicole Hong報導關於紐約經濟的新聞。加入時報之前,她曾是《華爾街日報》的執法新聞記者,參與的團隊曾在2019年獲得普立茲國家新聞獎。

Zixu Wang為《紐約時報》報導中國方面的新聞,他曾在香港和美國學習新聞和國際人權法,目前駐香港。歡迎在Twitter上關注他:@ZixuWang_News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點擊查看本文英文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