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星期二

国际「六四」学者被拒入境 香港还有条件「抢人才」么?

国际「六四」学者被拒入境 香港还有条件「抢人才」么?中文大学网页显示,何晓清正在休假。

加籍华裔知名「六四」学者何晓清(Rowena He),其签证突被拒后即遭香港中文大学「炒鱿」。事件中多个疑点令人关注,包括事件是否与何晓清年初遭亲中人士于《文汇大公报》点名批评有关;在多次快速获批签证及正被中大聘用外出公干之下,何的签证不但突然被拒,审批期由一般的4星期拖至1年多,以及中大短短3天内就宣布解雇。有分析指,质疑反映港府和大专学府宁为政治而放弃人才,亦印证香港的学术自由可谓「荡然无存」,恐进一步推动香港「赶人才」。

何晓清向传媒表示,2019年获中大聘任为历史系副教授,并成功透过香港入境处「一般就业政策」获批工作签证来港,有效期为2年;2021年再获续签,形容「过程快」。直至2022年7月应中大推荐赴美研究时,再申请续签就被入境处一拖再拖。

何又指,当时入境处突然要求她交代多个问题并补充文件,包括她与非政府机构和外国政府有否关系、她以往在哈佛大学的研究内容和大学的资金来源等。

即使如此,何晓清亦积极配合,却拖逾1年未见回音。迄至上周二(24日),她获入境处通知「考虑过所有现有资料和周围情况」,拒批申请。在去年港府推出一系列「抢人才」签证便利计划下,审批时间却远远超于「一般就业政策」一般所需的4星期。

亲共阵营曾连番批斗何晓清

到底审批期间发生何事?早于今年2月,与中联办关系密切的《大公文汇报》曾发表青年民建联副主席穆家骏的评论,以题为《中大须清除反中乱港「学棍」》,点名批评何晓清于哈佛大学开设有关中国国情的课程,是「以污蔑攻击中国政府赚取政治光环」;又指她获「美国国家人文中心基金会」(NHC)资助赴美任研究员,是美方利用仍潜藏本港大学的「西方代理人」,以「学术自由作包装和保护伞,大肆抹黑内地和香港」。穆又指何于「黑暴时期」曾接受中大刊物访问,指要将校园变成「抗争场所」,并以历史作为「政治武器」,向学生「洗脑」反中乱港思潮。

cuhk2.png
《大公文汇报》曾发表青年民建联副主席穆家骏的评论,以题为《中大须清除反中乱港「学棍」》,点名批评何晓清。( 大公文汇报官网截图)

同年5月,何所著的《天安门流亡者:中国民主抗争的呼声》,被揭与一系列「六四」相关书籍在公共图书馆遭下架。该书曾被《亚洲协会》评为2014年关于中国的五大书籍之一。

官媒与港府配合清除异己已成常态

前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锺剑华向本台称,最近2年大批学者、政治人物和记者等不同异见者被党媒、官媒「点名」,港府就出手「办事」,已成常态规律。

锺剑华说:有些人就本着心态是一犬吠影、百犬吠声,自然引起政府关注。

值得留意是,中大难得聘请到何晓清这位国际学术、政界知名的中国政治历史研究学者,却因为港府拒发签证消息一出3天后,就草草宣布以「既定程序」为由将人解雇。

对研究中国议题的同行和学生造成「寒蝉效应」

何晓清曾向《独媒》表示,不排除事件与她「六四」、爱国主义教育等中国敏感议题有关,另一触发点亦可能因中大民主女神像被移走后,她去年六四如常原址献花悼念。她又透露《港区国安法》实施后曾多次受到学术上的干预,包括被施压取消课程。她形容情况「杀鸡儆猴」,对研究中国议题的同行和学生造成「寒蝉效应」。

锺剑华认同,港府和中大会为政治原因,宁愿损失珍贵人才。

锺剑华说:中大当初为何聘请她(何晓清),都是看中她有著作和研究经费,否则都不会由加拿大请人过来。但现在时势不同了,特区政府见到《文汇大公》有反应就办事。中大可能早知消息,顺手说因签证问题而断绝雇佣关系。其实很不妥当,你请一名海外雇员,理应为签证帮忙。现在大部分教员都是全球招聘,你这样叫谁敢来?

cuhk1.png
2022年4月,中大曾恭贺何晓清获选「美国国家人文中心基金会」的「Luce East Asia Fellow」,如今却因签证问题将人解雇。(中大官网截图)

中文大学首次以此为由解雇学者

有不愿具名的中大现职资深外籍教授向本台透露,海外员工一直获中大人力资源部协助办理签证,只是申请须亲自到入境处办理手续。他直言,之前从未听说有人因签证被拒而被中大解雇,连他自己亦不确定如果签证被拒,中大会如何处理,只能推测「这人不能在港工作,就被撤销聘用机会」。

曾在中大任教的香港政治学者黄伟国认为,中大做法「明显有政治原因」,理论上解雇一名全职员工需经多层教系部门决定,对于知名外籍教员更需慎重处理。

国际学者、商人也不敢来港

黄伟国说:她(何晓清)当时理应中大员工,为何就用所谓工作签证为由不让她回去?如果特区政府不依制度行事,而用政治来取消不喜欢的人的工作签证不让他来港。莫说学者,外国商人亦不会来港。

早前决定离港的黄伟国指,在《港区国安法》下,红线处处,尤其是批评中共、「六四」、警暴相关议题,有此类研究经验的学者不但被赶走,亦不会来港,一方面以防受不必要的政治和法律风险,另一方面香港已经无学术自由,「连在主流媒体谈论都成禁忌,还如何做研究?」。

本台向中大查询在何晓清申请过程中是否提供协助,及「既定程度」的细节等,中大一概拒绝回应,指「签证的决定是由香港入境处负责,大学无权干涉」。至于港府迄今一直拒绝交代事件,惟「不点名」发声明称「申请人必须符合一般入境规定」,包括无刑事记录、入境不会对香港构成刑事问题等。但据入境处资料,当中注明「即使申请已符合所有申请资格,入境处处长仍保留拒绝个别申请的绝对决定权。」

记者:李若如 责编:温晓平

文章来源: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