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习会倒数,美中欲缓解紧张局势。中国坚持,台湾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拜登与习近平将如何谈论棘手的台海问题?DW请三位来自外交、两岸关系和经济领域的学者做出分析。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预计将于週三(11月15日),在旧金山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期间举行“拜习会”,台湾预料将成话题之一。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张五岳向DW指出,拜习会对于两岸关系,不可能不提到两岸关系和台湾问题,但美中双方有无可能在《台湾关系法》、“美中三公报”之外,对于台湾问题和台湾大选有更多的沟通和声明,他认为这次会议本身不容易有新的表述或新的作为,“不会有新的重大诠释”。
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黄奎博告诉DW,中美双方这次应会著重于台湾明年大选后的两岸政策方向,以及“台独”与“武统”两股势力会否相撞。至于台湾总统大选本身的过程,例如“蓝白合不合”等等,应不至于成为话题。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系兼任教授林祖嘉则向DW表示,中美双方内部都会有一些压力,因此双方应该会对台海局势有一些沟通,中方也许会希望美国表态不要支持“台独”,但美方应该不会有更多表态,而且会要中方不要干预台湾的选举。
林祖嘉说,美国既定立场就是会讲“一中政策”。虽然历年来有一些美国官员对于台湾不应该“台独”等问题有所表态,但他认为,以美国总统的身份,应该不会对这个问题直接表态。相较之下,中方如果希望美方有更进一步的表态,甚至需要美国总统亲自说明,可能“要拿很多东西来交换”。
白宫已经表明,拜登将在拜习会上,当面向习近平表达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愿景。台湾、美国都将于明年举行总统大选,拜登身边的高级幕僚也向《纽约时报》透露,拜登将“明确”向习近平表示,美国期望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以及美国大选。
双方释出善意
自今年中以来,随著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等部长级官员访华,以及中国外长王毅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等人访美,中美关系似乎出现改善曙光。
黄奎博认为,中美紧张关系的降温对于拜登和习近平双方的内部治理都有好处,所以不仅民主党政府释放出明显缓和的语调,中国大陆官方也逐渐呈现出双边关系以和为贵的论调。
盡管专家普遍预期这次“拜习会”不会根本性地解决中美双边重大政经战略问题,但黄奎博认为,会谈对于中美双方如何进行“可控的竞争”,或许可以再次立下一些默契。
林祖嘉则解读,中国目前的经济情况不好、出口很差,所以国内应该会有压力,也会想要跟美国谈判;对美方而言,拜登政府必须表示出自己与中方是可以沟通的,这样才能跟共和党可能的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做出区隔。
张五岳则认为,从香港特首李家超被美国制裁、排名第二顺位的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也无法到访旧金山,而必须由第三顺位的财政司长陈茂波代表。这显示——即便美国制裁港府高层,习近平也愿意到访美国。同时,近期以来,习近平不断会见美国官员和商界领袖,都显示出他期待中美关系“止跌企稳”。
张五岳也说,美中双方目前有7个主要的沟通管道,而除了国防的高层对话,也就是国家安全的沟通平台外,其他几个领域多半都已经恢复。外界这次也关注,中美军事交流是否也会恢复,特别是在中国与菲律宾因为南海问题陷入冲突时,这些工作上的对话,将有助于避免双方作出误判。
结构问题难有突破
DW访问的三位专家都认为,在美中关系长期紧张,以及美国国内即将进入大选的竞争阶段,虽然这次两位领导人第二次实体见面,机会来之不易,但在美中既定立场都已确认的情况之下,除了释出两国有意和解的善意之外,在台湾问题,以及美中关系症结点的军事议题、经济议题和科技限制上,都很难有所突破。
张五岳告诉DW,“美中之间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结构性问题”,所以他不期待这一次的拜习会,美中任一方会对既定立场做出重大的让步,但拜习会“仍是重要的”。对中方而言,主要是希望回到2022年5月双方在巴厘岛实体会谈时的政治基础。
黄奎博也向DW表示,中美双方在台湾问题虽已有一些明显共识,亦即必须积极管控台海因“台独”议题而升高的紧张,但对于如何拆除台海紧张的地雷引信,以及两岸未来是否“统一”,美中双方“看似仍无交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