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9日星期三

黎智英案|陳梓華13日供詞整合 如何成為黎的「中間人」? 在國際行動有何角色?

黎智英案|陳梓華13日供詞整合 如何成為黎的「中間人」? 在國際行動有何角色?

分享:

 
 

陳梓華蓄黑色短髮、中等身材、戴幼框眼鏡、藍色口罩,身穿灰黑色西裝,在 3 名懲教陪同下步入法庭。陳出入法庭時,不時望向被告欄內的黎智英,並向黎點頭。

credit: Kensahung
陳如何成為黎智英的「中間人」?

針對陳梓華在案中的角色以及與黎智英的關係,陳供稱,他於「G20 全球眾籌登報」相關的 Telegram 群組認識李宇軒,隨後輾轉透過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向黎智英尋求貸款協助,獲告知對方可墊支 500 萬元。李負責安排登報行動,由陳協調發票及收據往來。

陳又指,黎智英助手 Mark Simon 認為李宇軒「唔係好識做人」,希望陳從中協調。陳在 2019 年至 2020 年期間,與黎 6 次見面,黎另將名下 BVI 公司「LACOCK」轉予陳。

  • 2019 年 6 月,李宇軒籌備「G20 全球眾籌登報」,陳梓華在 Telegram 群組認識對方,商討墊支事宜,兩人曾見面交收單據及相約吃飯,陳稱「我當佢係朋友
  • 陳就 G20 登報資金聯絡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再透過他向黎智英尋求協助。黎助手 Mark Simon 回覆陳指,黎認為計劃符合其政治主張、願提供「任何形式協助」,指可墊支 500 萬元
  • 陳稱李宇軒最初不相信黎願意協助,後來陳稱確定可以做到,李聞訊「好興奮」,商討在哪些報章、國家登報
  • 陳協調相關發票及收據往來,著李宇軒「你將啲單寄過嚟,畀佢哋(黎智英一方)找數
  • Mark Simon 指李宇軒「唔係好識做人」,希望陳繼續在中間協調
  • 陳在 2019 年至 2020 年期間,曾與黎 6 次見面
  • 黎將名下其中一間 BVI 公司「LACOCK」及其銀行戶口轉予陳,內有 8 萬元。陳指,Mark Simon 曾提議可用「LACOCK」進行社運或國際文宣活動,但他向對方指應該不會這樣做
黎智英(繪圖:Kensahung)
三次登報行動

陳於庭上講述 3 次眾籌登報行動及其參與程度,包括「G20」登報行動、「中英聯合聲明」登報行動及「G20 X 攬炒團隊」登報行動。在「G20」登報行動中,陳協調發票及收據往來,當中 150 萬元登報費由黎名下公司墊支。

陳事後亦組織不同街站和展覽,與李宇軒在港協辦「報紙展」,分別獲黎智英及 Mark Simon 資助。至於「中英聯合聲明」登報行動,陳協助李宇軒向《蘋果》借用戴卓爾夫人的新聞相片。針對「G20 X 攬炒團隊」登報行動,陳曾聯絡 Mark Simon 以個人戶口接收眾籌款項。

「G20」登報行動

法國《世界報》Le Monde〈Stand with hong Kong at G20〉廣告

「中英聯合聲明」登報行動

  • 團隊認為,修訂《逃犯條例》削弱香港自由,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故登報譴責中國違反《中英聯合聲明》
  • 陳協助李宇軒向《蘋果》借用新聞相片  
第二次眾籌登報行動

「G20 X 攬炒團隊」登報行動

  • 目的是令國際關注香港警暴情況,並呼籲國際停止出售武器予香港警察
  • 行動由 「G20」登報團隊及「攬炒團隊」合作,後演變成「SWHK(重光團隊)」,籌得約 1,400 萬元
  • 陳聯絡 Mark Simon 以個人戶口接收眾籌款項,又指 Mark Simon 曾為 6 份報紙的登報費墊支,SWHK 其後成立信託基金處理款項 
第三次眾籌登報行動
從登報轉型國際遊說

三次登報行動後,陳與李商討應否繼續登報,Mark Simon 建議兩人進行民間遊說。另一方面,SWHK 對於是否繼續登報有分歧,後來團隊決定不再登報,陳及李隨後參與涉及本地、英國、美國及日本相關的國際遊說工作。

  • 三次登報後,陳與李商討應否繼續登報,Mark Simon 指登報非「最好嘅文宣手法」,李則形容登報如「放煙花」,「頭一次係好好睇、好犀利,第二次都仲 OK,但係再做落去就冇意思啦」
  • Mark Simon 提議陳與李在美國國會山莊,租用商務辦公室作展覽或遊說中心,「話畀人哋知香港發生緊咩事
  • SWHK 對於是否繼續登報有分歧,後來團隊決定不再登報,SWHK 遂由李、「攬炒巴」等人「話事」

本地組監選團、與美參議員見面:

  • 2019 年 9 月,陳協調李宇軒、前線示威者及 Mark Simon 與美參議員 Rick Scott 在港見面,Mark Simon 要求講述香港情況
  • 2019 年 11 月,李宇軒組織區議會選舉監選團,向陳暗示找黎智英及 Mark Simon 幫忙
  • 陳稱 Mark Simon 得悉後顯得「好有興趣」﹐指「會大力支持」﹐最後資助 50 萬元 

英國、美國及日本三線

同案另一名從犯證人李宇軒庭上作供(繪圖:Kensahung)
黎眼中的「勇武派」?

陳梓華供稱與黎智英會面期間,黎數度關注「勇武派」,希望陳聯絡「勇武派」領袖,要求他們「克制」,因他們製造暴力場面、濫用暴力,會導致香港失國際支持。黎又曾批評「馬鞍山燒人事件」,提出想主導「勇武派」,認為應以和理非作主要抗爭手段。辯方指出,黎是想運用傳媒平台,著暴力示威者冷靜,並無提及欲領導「勇武派」;陳不同意。

  • 2019 年 7 月,李柱銘邀約陳參與飯局,黎要求陳聯絡「勇武派」領袖,指他們製造暴力示威現場,會導致香港失國際支持,並提出「淨化計劃」,稱欲聯絡「勇武派」領袖,要求他們「克制」。陳稱事後曾嘗試接觸「勇武派」,但不成功
  • 陳與黎在其寓所第二次見面,同場有林卓廷、李永達及李卓人。黎批評「馬鞍山燒人事件」﹐覺得「勇武派」沒組織及分寸,濫用暴力,憂慮如「搞出人命」反修例運動便失去道德高地及國際支持,稱想主導「勇武派」,認為應以泛民或和理非作主要抗爭手段 
  • 中大衝突中,陳向黎發訊指多加留意「屠龍」等勇武小隊
  • 理大衝突中,黎透過陳關注勇武小隊情況,認為勇武影響力越小,對整場運動越健康
  • 陳指黎曾透露美國政府內部想法,指「整個反修例運動裡面,唔可以有警察死亡,亦都唔可以有示威嘅民眾死亡,同埋唔可以有無止境嘅暴力」
  • 2019 年 11 月 27 日,陳與黎第三次見面,黎稱要結合街頭、議會及國際力量,逼政府回應市民訴求
  • 陳供稱,黎曾指「佢唔係唔支持勇武,只係佢需要迎合西方,去獲得國際嘅支持」

辯方:

李柱銘(資料相片)
黎如何看初選?

陳又指,及至 2019 年底,黎提出立法會選舉中的「初選」,希望集中「黃絲」票源,隨後 Mark Simon 又表示與黎已聯絡數間傳媒,協辦初選及選舉論壇。陳形容初選由黎構思,黎動用大量人脈及媒體資源,促成初選。

  • 2019 年 12 月 31 日,陳與黎第四次見面,黎著把初選相關事宜「話畀年輕人知」,包括年輕人應多注意選舉工作,「咁樣啲民氣先會集結,同埋佢講初選有啲好處」
  • 黎認為初選可集中「黃絲」票源,吸納年輕人票源。如果素人在初選中敗選,最終立法會選舉時,票源「可以流落去佢哋啲老泛民嗰到」鞏固泛民議席
  • 陳於 2020 年 5 月與 Mark Simon 再會面,對方稱他與黎已聯絡數間傳媒公司,協辦初選及選舉論壇,希望可成為選舉傳統,制衡香港政府
  • 陳庭上稱,初選當初由黎構思,在背後「做好多功夫」,動用了大量人脈及媒體資源促成初選

辯方:

  • 2019 年 12 月 31 日二人會面時,黎沒有提及初選;陳不同意
《蘋果》協辦民主派初選論壇(網上截圖)
黎曾否提出「支爆」?

陳指與黎於台北會面時,黎提出透過制裁等方式達到「支爆」。辯方則指,黎並無說過「支爆」,亦不熟悉這字眼,此說法由劉祖廸提出。陳又指,黎欲培養劉祖廸做政治明星;辯方則指,黎僅希望劉成為年輕人的領袖,鼓勵年輕人做出理性行為。

  • 陳與黎於 2020 年 1 月第五次在台北會面,同場有劉祖廸等人,黎指應爭取國際認同,由外國禁運、制裁以施壓,並需團結不同板塊,加上民間力量,才可達到「支爆」
  • 黎另提及國際遊說的步驟,包括要認識外國政治顧問等「枱底人」

辯方:

黎眼中的劉祖廸? 
  • 陳稱在 2020 年 1 月的台北會面中,黎談及想培養劉祖廸做政治明星,劉沒有即時接受,又指劉「唔想做政治明星」。陳憶述,「黎智英話佢呢一代人,未必可以實現呢件事(推翻中共),佢希望劉祖廸牽頭嘅攬炒團隊,同呢班年輕人可以接棒」
  • 陳與劉曾與台灣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見面,施稱群眾運動須考慮認受性等 3 點,又稱若劉被捕可爭取群眾支持,勉勵「要高舉犧牲精神」。陳及後致電黎,指劉、李同意及支持在國際線上跟隨黎

辯方:

  • 黎認為劉祖廸是其中一個年輕人的領袖,可以鼓勵年輕人做出理性行為,但沒說過要培養劉為政治明星,僅稱希望他成為年輕人的領袖;陳不同意
訂閱《法庭線》支持繼續報道
黎如何應對《國安法》?

2020 年中,《國安法》即將實施,陳供稱與黎最後一次會面時,黎認為《國安法》「雷聲大雨點小」,又表示會繼續在媒體上呼籲制裁,著陳讓其他 SWHK 成員在文宣及國際線方面「繼續做」。

  • 陳於 2020 年 6 月 16 日與黎第六次見面,陳稱當時向黎表達對《國安法》憂慮,認為「其實應該要褪」停止倡議制裁
  • 黎認為《國安法》「雷聲大雨點小」、「唔會有事」,亦會以身作則,繼續在媒體上呼籲制裁,並著陳讓其他 SWHK 成員在文宣及國際線方面「繼續做」,以及支持初選
  • 黎另提及《蘋果日報》虧蝕,需大量資金營運英文版,形容英文版是「畀外國人睇嘅」,雖然虧蝕但「好有價值」,可令《蘋果》更有國際話語權,獲更多人關注
  • 黎稱,英文版可直接提供一手資訊予外國「枱底人」,讓對方能作出有利黎的政治判斷,他們可寫報告予所屬政府,如應否作出制裁

辯方:

《蘋果日報》於 2020 年推英文版新聞。
《國安法》後黎、李、陳相繼被捕

2020 年 8 月,黎、李宇軒及陳相繼被捕。陳獲釋後曾致電 Mark Simon,對方指與黎會為他安排法律等支援,「亦都會喺美國安排埋後路畀你」,著陳繼續做國際遊說,推動制裁。

  • 2020 年 5 月,陳與黎通訊討論到人大將公布「港版國安法」,黎稱「準備好戰鬥到最後」,陳回應「如果你們都倒下了,我將是留到最後的人」
  • 《國安法》生效後,陳認為需繼續推動制裁,「因為連黎智英呢啲咁樣級數嘅人物,都可以無畏無懼,甚或乎係以身作則,所以我覺得應該有啲嘢係要去做,但做到邊一步,當時我仲思考緊」
  • 2020 年 8 月,SWHK 覺得若李宇軒被捕,會令組織有風險,認為他應離港,由陳接手李的人脈關係,惟李「好頑固」想留港
  • 2020 年 8 月 10 日李、黎被捕,陳供稱李獲釋後與對方僅電話聯絡,盤問下承認有為李提供安全屋。陳指 Mark Simon 稱他與黎智英均認為,黎被捕「係一件好事」,可引起關注,提升《蘋果》銷量
  • 2020 年 10 月,陳因協助罪犯被捕,獲釋後幾天致電 Mark Simon,對方指與黎會為他安排法律等支援,「亦都會喺美國安排埋後路畀你」,著陳繼續做國際遊說,推動制裁

辯方:

2020 年 8 月 10 日,黎智英被捕
陳否認捏造供詞以獲減刑

辯方引述陳在成為控方證人前的錄影會面內容提問,陳庭上多次承認內容虛假,指當時「仲有一個僥倖嘅心態」,以為可以與黎、Mark Simon 等人撇清關係。辯方特別指出,陳還押期間錄取供詞後,與警方多度會面。陳否認談及證供,指他與警方商討其身體情況、還押生活及「抱怨」、「講下生活嘢」。

  1. 辯方指從陳認識 Mark Simon 至陳被捕,對方從沒叫陳做任何事情,並展示陳於 2020 年首次被捕後錄影會面,當中陳指「Mark Simon 由我認識佢到今天,所有嘢,佢從來冇要求過,指示過我去做某一樣嘢」。陳承認上述內容屬謊言
  2. 辯方指陳首被捕後於錄影會面中稱,「佢(Mark Simon)同我講嘅就係,『你要思考嘅係點樣將你嘅生活重回正軌,因為香港唔會再有呢時咁大型嘅社會運動發生』」,證明 Mark Simon 曾提醒陳,要思考生活如何重回正軌。陳否認上述內容屬實
  3. 辯方指陳不接受「攬炒」、經常嘲笑支持「攬炒」的人,並展示錄影會面謄本,顯示他曾稱「我本人都係唔 buy(攬炒)⋯我成日笑佢哋」。陳庭上解釋「我有笑『攬炒』呢個概念,因為我自己攬炒咗自己」
  4. 辯方引述陳成為控方證人前的錄影會面,陳形容 SWHK 有數名領導,「唔似係得李宇軒一個」。陳庭上供稱,當時「想畀警察覺得,唔關李宇軒事」,承認想為李脫罪,又承認在錄影會面稱對 SWHK 有負面評論,是想與 SWHK 撇清關係而說謊

    辯方指控:

    • 辯方指,陳還押期間錄取供詞後,與警方會面 65 次。陳否認談及證供,指他與警方商討其身體情況、還押生活及「抱怨」,形容自己還押初期「情緒好崩潰」,「去到後來,我會講吓啲生活嘢,因為我喺裡面係睇唔到太陽嘅,所以,真係講吓生活啲嘢,想知多啲」
    • 辯方整理 14 項庭上供詞,指陳於錄影會面、書面供詞均沒提及。陳否認捏造供詞以獲減刑,「正正就係因為我討厭(謊言),所以我想將個事實講返出嚟」

    控方回應:

    • 陳在控方覆問下確認,於 2020 年 10 月首被捕後的錄影會面供詞虛假,並解釋「當時我仲有一個僥倖嘅心態」,以為可以與黎、Mark Simon 等人撇清關係
    • 陳稱 2021 年 4 月決定成為控方證人後的供詞屬實,指「我一開始畀嘅口供唔係事實,後來我希望將個事實講返出嚟,因為我唔想再受到責難⋯我唔想受到良心嘅責難

    文章来源:法庭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