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4日星期五

博明:台湾应建构强大威慑吓阻 拒中国于海峡“护城河”之外

随着中国武力征服台湾的意图日益明显,前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Matthew Pottinger)警告称,中国汲取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教训,一旦决定侵台,第一步就是发动全面战争,不会留有余力。他建议台湾应不计成本建构强大的威慑力,让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不至于因为过度乐观而对台湾轻易发动战争。

博明星期四(6月13日)在台北出席《沸腾的护城河:保卫台湾的紧迫行动》(The Boiling Moat: Urgent Steps to Defend Taiwan )新书发表会。他强调,台湾与国际社会必须穷尽一切努力,做好最周全的准备,让台湾海峡成为中国难以跨越的“护城河”。

博明:借镜普京的失败 习近平若侵台定全力出击

博明指出,有了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的前车之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谨慎地考虑发动对台战争。

他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早从2014年的克里米亚就已开始,随后美国和欧洲对乌克兰提供武器和训练,导致2022年2月普京的全面入侵时遭遇乌克兰的顽强抵抗。

博明表示,习近平不会认为可以靠蚕食鲸吞的方式拿下台湾,一旦选择动武,他在一开始就会投入所有可以动用的军事资源,因为这样对中国来说才是成本最低的战争。

博明并预测习近平会在台海战争中打出“核武牌”,目的是吓阻美国的介入,正如普京也对欧美说过动用核武的可能性。他强调,中国会更善于利用对台湾及其盟国进行心理战。

《沸腾的护城河:保卫台湾的紧迫行动》共同作者、前美国国安会亚洲事务资深副主任简以荣(Ivan Kanapathy)则表示,华盛顿和台北的一些人正在推行所谓的“对北京再保证”的路线,即任何决策与动作要将北京的感受纳入考量,但是这样反而会被北京视为美台的弱点。

简以荣说:“所以我们必须非常小心正在发生的事情,遗憾的是我们才看过了这一切。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在2021年试图透过各种措施安抚普京,包括暂停出售或转让杀伤性武器给乌克兰,当然我们都知道这导致了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结果。”

博明:建立威慑能力远比战争便宜

博明指出,在和平时期的民主国家,人们经常为了国防预算应该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2.5%或3%而争论不休,但从后见之明看来,即便斥资4%甚至是5%的GDP用于建立威慑吓阻能力,这个成本也绝对远比发生战争要低。

台湾2024年国防预算达新台币6068亿元(约196.8亿美元),虽创下历史新高,但仅占GDP2.5%,未达到美国多年来要求的3%的标准线。博明认为,对比战争爆发后所衍伸的人力成本、经济成本,只会显得现在还在争论该花多少钱武装自己的人们是多么荒谬。

博明说:“威慑其实是一种心理行为,你威慑的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国家的决策者。当你面对像北京这样的独裁政权时,你实际上是在试图吓阻一个人,因为只有那一个人可以决定发动战争并把全世界拖入痛苦和磨难当中,或是避免发动战争。”

不过博明也坦言,决策者要与民众沟通、并赢得社会大众投资吓阻能力的支持,往往要耗费大量资源,在政治上更是不受欢迎。吓阻与和平要付出代价,需要政治勇气、道德勇气与领导力,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

博明强调,综观历史上很多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主张侵略的决策者过于乐观,他们认为可以通过战争完成想要达成的目标,因此利益相关者必须携手合作,抹灭决策者对战争的乐观期待。

博明补充说,中国已经很多年没经历过战争,解放军打过的最后一场战争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中越战争。在意识形态与爱国主义的双重影响之下,他们对于达成军事目标的可能性其实是过度乐观。

反制中国环台封锁 美众议员访团:台湾应强化反登陆、海上战力
  • Auto
  • 240p
  • 360p
  • 480p
  • 720p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1:470:00
 下载 

专家献策 确保五年内不会爆发台海战争

《沸腾的护城河:保卫台湾的紧迫行动》一书呼吁自由民主国家必须立刻行动,以吓阻中国武力犯台。书中分别给予台湾、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欧洲详尽的政策建议,并直言如果在未来24个月获得落实,有望确保在2020年代结束以前台海不会发生战争。

对于台湾应有的努力,作者们毫不讳言的表示,台湾军队缺乏持久战的意志以及快速完成动员的能力,有必要建立全新的军队文化。大体而言,台湾应该对地面部队以及一般民众进行全面的训练,并提供适当的装备,此举将更强而有力的吓阻中国武力犯台。台湾政府应培养全民抗敌的集体意识,并提供物质上、组织上,以及军事知识与理念上的支持,以“社会的纵深”弥补台湾“地理纵深”的不足。

对于台湾的国防资源分配,简以荣表示,一切必须回归成本效益来思考。台湾必须把有限的资源投资在数量众多、能够分散灵活使用,且具有高度存活性的武器平台。至于耗资庞大的国造潜舰,他认为可以仰赖盟邦的增援,而非自立建造。

博明也说,他充分理解台湾希望推动潜舰国造的心情,因为台湾长期以来受到国际的孤立,先进的武器装备取得不易,因此希望发展本土的国防工业。他说,潜舰国造后续计划未执行到底,目前已有的造舰技术仍可用在其他武器系统,例如水下无人载具。



文章来源:VO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