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计画建立国家网络身分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根据法定身分证件资料,向国内逾10亿网民统一签发「网号」和「网证」,以进行网上身分验证。
当局表示,爲强化公民个人资料保护,推进并规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应用,加快实施网络可信身分战略,根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法规,公安部和网信办等研究起草了「国家网络身分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公众征求意见。
根据意见稿,「网号」是指与自然人身分资料一一对应,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含明文身分资料的网络身分符号;「网证」则是指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分资料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网号」、「网证」可用于在互联网服务及有关部门、行业管理、核验自然人真实身分资料等多方面。
持回乡证台胞证亦可申请
待有关平台建立,民众可在「国家网络身分认证」APP自愿申领「网号」和「网证」,并在需要实名制的互联网平台登记和核验,日后就毋须再向各互联网平台提供明文个人身分资料。目前不少中国网络平台以遵循当局制定的「实名制」为由,超范围收集公民个人资料,而实行「网证」后,平台将只能看到「网证」号码,而无法获得其他资料。
《新华社》报道,有关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互联网平台以落实「实名制」为由超范围采集、留存公民个人资料。当局鼓励互联网平台支持用户使用「网号」、「网证」登记和核验真实身分,包括回乡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胞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亦可申请「网号」、「网证」,未满14周岁者则须由父母或监护人代为申领。
2017年,中国开始全面实施网络「实名制」,要求用户在各大平台注册帐号时提供真实身分资料,但实际上通常只是要求用户绑定经实名登记的手机号码,当局可反向透过实名认证快速在网上找到发文者。
被质疑是另一种网络管控
意见稿在网上引起议论,有网民认为「以后信息要知道也只有国家知道,总比每个企业都收集好」,而且中国目前许多社交媒体和应用程式都是用手机认证,改用「网号」可避免更换手机号后账号被盗用的问题。
不过也有留言质疑是另一种网络管控,「以后政府要封谁,只需封个网号就能一次性全平台封杀,难道不可怕吗?」;有时事评论员甚至形容「网号」有如在囚人士的编号,日后中国民众网上行为将被「一览无遗」,包括「翻墙」。
编辑:李向阳(台北) 网编:池焕衡
文章来源: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