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8日星期六

吳易叡 | 詐騙「實驗」的逆襲:從香港到《打台灣,不如騙台灣》

吳易叡 / 思想坦克  2024 年 9 月 26 日



圖片來源:wiki Commins File:香港民主黨公佈首份文件回應本土思潮3.jpg – Wikimedia Commons

2024年七月下旬,香港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在英國《泰晤士報》的文字專訪上直言:香港的「民主實驗」已然失敗,香港社會與西方價值不容,特別行政區必須接受共產黨的治理。如此少見坦白的文字,除了昭揭「一國兩制」的潰敗之外,也承認這個制度設計本來可能是一個尚待驗證的實驗假說。而事實是如此嗎?

把制度的假設或施行當成實驗,歷史上有許多案例。讀過社會科學史的人大概都熟悉,二戰後的台灣曾經被當成中國社會文化研究的實驗室,在無法進入海峽對岸的狀況下,台灣吸引許多西方學者把這個三點六萬平方公里的島嶼,當成九百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來研究。最後,許多「漢學家」逐漸意識到台灣的現實狀況,也開始理解兩個社會的根本差異。曾經參與聯合國運作的台灣,也曾經被當成中國,參與聯合國在衛生、農糧政策上的運作。但在六零年代末期,許多試驗雖然宣稱成功,卻暴露出聯合國所選擇的試驗點,都因為其歷史脈絡構成相對有利的政治經濟條件,才能夠讓主事者成功驗證「假設」。只不過這些假設原本就似是而非。

中國自始沒想在香港推動民主實驗

中國在香港是否真有進行過一國兩制的「民主實驗」?或許中南海自伊始就毫無此動機,但香港一世紀以來培養出來的公民社會,卻對港英時期以降所發展的各種制度抱持信任。這個實驗,終究也成為一種幻見。而《打台灣,不如騙台灣》講的是中國的另一個實驗,而這個實驗的確有清楚的目標結果。把台灣當成資訊戰的目標對象,中國在近年來不斷以假新聞作為內容,資訊科技作為載體,企圖影響台灣人民的認知及心理狀態。這具有高度企圖心的計畫,看準的是數位科技迅速興起之下,真實與虛擬的生活世界之間模糊化的界線。換言之,就是過去幾年成為關鍵字的「後真相」社會。實驗的主導者,對於其配方要獲致化學變化所需要的介質或催化劑,相當嫻熟。

在「後真相」社會裡,我們原本是致力於事實發掘的社會成員,但如今已經很難就事實的判定標準達成共識。政治意識形態本來就嚴重分裂的台灣,提供給這個假設(更精準而言,根本就是動機)極易操作的槓桿。面對如此險峻的資訊環境,難道我們只能選擇被動應對嗎?

從十八世紀末現代民主的濫觴、大眾傳播資訊的出現開始,事實在人類的公共視野之中便一直以爭議姿態存在。真偽的辨明,有賴於思想的啟蒙與否。或許我們會說現在的我們所面對的世界不同,是一個「後事實」的社會。但這個「後」被當成前提,是對於複雜歷史的無視。過去兩百多年間,從月亮表面生物的惡搞新聞,到憑空出現的希特勒日記,到COVID-19疫情肆虐期間,滿佈的各種疫苗陰謀論,人們不斷學習從內容來源、發布者的身份和訊息傳播途徑辨明真偽。今天,當真理統治的模式難以回復的社會,我們正需要一個「後啟蒙」時代的範本,重新定義、定位事實,成為能讓我們耳清目明的新穎機制。

以實驗之名

「台灣民主實驗室」所出版的這本書,正是這個新範例的嘗試。雖然篇幅不長,但每一章節都是有用的工具。從解析認知作戰開始,逐步解析近年來中國對台灣投放虛假訊息的慣用手法。關鍵段落以藍字清楚標出,讓苦於時間貧窮的讀者也能夠掌握重點。一問一答的書寫,更易於讓充滿困惑的長輩或是政治疏遠者一目瞭然。

這個成立於2019年的非政府組織,以實驗室為名,工作重點在幫國人盤點、梳理對岸的認知實驗,種種「試驗方法」。結合了犯罪學者沈伯洋和資訊工程師吳銘軒的專業背景,同樣稱之為實驗,團隊的重點其實是改變對岸企圖成真的環境條件,從新聞媒體、社群平台到逐漸潛入我們日常生活的人工智慧科技,無一不包。

中國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近年來,真正以實驗為名,明目張膽地利用示範區,高薪聘請台灣專業人士,吸引台灣人到對岸投資進行企業合作的,叫做「平潭實驗區」。如此具體的空間和數字,怎麼能說是「騙」呢?讀過這本書的人不難意識到爾虞我詐的方法有的直接明瞭,有的模糊隱晦;有的看似光明正大,鬼祟的卻是背後的動機。

事實上,「實驗室」廣義視之,不見得只是一個團隊。旨趣可能不同(也許可能只是想賺錢),一旦投入到行動者網路之中,便可能成為主事者的同盟。身為學者的主攻戰場不在社群媒體,卻也常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看到類似操作。比如頂級醫學期刊《The Lancet》在2022年撤下一篇通訊文章,旨在要求中國補償獻身成功抗疫的醫護工作人員。

但這篇已經出版的文章相當幽微地傳達了當時中國已經成功戰勝COVID的訊息,最後期刊主編才驚覺茲事體大,此事不真。要能夠區辨出這些手段,除了訓練自己清明的耳目之外,更重要的是閱讀者知道如何維持一個文化社會介質,鞏固穩如玉山的意識形態,並且不受各種其他「酵素」的催化產生質變。

一個實驗會不會成功,假設只是其中一個因素,最重要的其實是條件控制。《打台灣,不如騙台灣》正是一本訓練讀者怎麼駕馭這些條件的小書。作者群說,這本書要讓讀者們「意識接種了疫苗」,這只是最簡單的一步。除了打預防針,還要懂得區辨各種手段,更要鍛鍊強身。每位公民都是這個實驗室的成員。

作者畢業於台灣中山醫學大學、牛津大學衛康醫療史研究中心,曾於新加坡、香港任教數年。2021年起,於國立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醫學系醫學人文暨社會醫學科任教。最新著作為《度量瘋狂:精神疾病與世界衛生組織的科學主義》(左岸,2024)。


書名:《打台灣不如騙台灣:中國對台灣認知作戰的Q&A》
作者:沈伯洋, 吳銘軒,台灣民主實驗室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時間:2024年6月

文章来源:新世纪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