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榮基從雪櫃徐徐拿出一罐啤酒,靠着高架床,呷一口啤酒,談起在台北巿中山區的舊店,他說,生意真的很差,實在很難經營下去。「反正都係生意差,不如搬喇,起碼租平啲」,新店今(20日)在古亭重開,相對熙來攘往的中山,這裏寧靜得多了。店面雖然少了三分一,入內脫鞋換上拖鞋,給人溫暖的感覺。
踏入新的銅鑼灣書店,店中央的書架全是關於香港的書籍,相對中山的舊店,店面小了,書架也少了,惟一不變的,大概就是店長林榮基「前舖後居」的狀態。結帳桌子背後,除了那台放滿飲品的雪櫃,就是高架的床鋪。搬店原因很簡單,業主要收回單位,「最多做多一年,反正都要搬,咪早啲走」。
舊址大廈管理員阻讀者上樓 書店不是純粹賣書的地方
新店租金比舊舖低4成,對他來說較為輕鬆,交租壓力少了,但更重要的是,不用跟大廈管理員周旋。舊店的大廈管理員,試過多次不讓買書的讀者到書店,「看更同佢哋講我無開門,或者唔得閒,又試過話我接受緊訪問所以唔畀人上嚟買書」。特地從香港飛過來買書的港人,向林榮基投訴,他就跟管理員理論,「我拍抬鬧佢㗎!差啲嘈到要搵警察」。
身處台灣,管理員有政治取態,並不出奇,但哄騙人書店沒開,就超出林榮基底線。業主倒也沒有甚麼,他笑言,自己並非因藍綠之事被迫遷,只是租金實在太高。「其實營運一直也不理想,既然喺咁旺嘅區生意都唔好,搬去邊都無所謂」。他有想過不再繼續下去,但轉念,又覺得書店不只是書店,「銅鑼灣書店」五個字彷彿成了一個被建構的空間,一個不只是純粹賣書的地方。
「有個地方畀香港人落腳,傾下偈」。來買書的,有從香港過來的,也有移民到海外的港人,書店變成了一個讓人暫時停留下來,聊天談書的地方,「香港氣氛差,過嚟玩嘅,都想唞下氣,香港唔再自由喇」。
23條後港人不敢買書
書架上,香港題材的書琳琅滿目,2020年銅鑼灣書店在台北重開,一直都是不少港人遊台必到之地,來買在香港難以買到的書,也來聊天。但近半年,他覺得真的有點不一樣了,「好多人嚟望吓,都唔買書喇,買咗都唔敢帶返香港」,23條實施後,這種情況變得很普遍,來逛一逛,把書拿上手翻一會,然後放下離去。
「香港以前邊有禁書,完全無呢種概念」。的確,從前的香港是中國的「禁書後花園」,不能在中國出版的書,都在香港出版和售賣,銅鑼灣書店仍在銅鑼灣之時,也以賣「中國禁書」聞名,不少中國旅客慕名而來,滿載而歸。
他觀察到,海外港人和在港港人,在書店內,情緒迥異。海外港人很願意談自己想法,不拘束沒顧忌,相對熱情,也會跟林榮基拍照留念; 從香港來的港人也會關心書店情況,但不會太深入討論,更不會拍照,「明白嘅,需要自我保護」。雖然不敢買書,卻有人會悄悄放下一些錢,說聲加油。
不只一次,那些從香港過來看書的人,站在書架前,翻着書,哭了起來。
他記得,一位太太,看了一會兒書後,衝出店外,「佢先生同我講唔好意思,太太喺外面喊」。林榮基說,夫婦從香港過來,特地想看一些香港相關書籍。他覺得,此時此刻,來逛書店的都是有相同理念的人,而香港現時的出版業界和書店面對的,是自我審查,「唔使話你知邊啲禁,你自己知道,就有壓力」。
治肺腺癌完成化療 書店靠眾籌捱多兩年
在台灣賣香港議題的書,他說愈來愈困難。五年前的社會運動漸被淡忘,也沒有太多台灣人關注香港,「香港嘅書始終賣得唔理想,唔及台灣人睇台灣書,文化有隔閡,其實係互相唔太關心對方」。
賣書情況不理想,他說書店現時亦是靠年前眾籌得來的600萬台幣營運,預計可以繼續維持一至兩年。今年初成功入籍台灣,可以安頓下來,起碼少一件需要擔心的事。去年碰面,他精神明顯較差,除了未拿到台灣身份,亦因2022年患上肺腺癌,需要做化療。
每次找林老闆聊天,他總是在雪櫃拿出啤酒送人,因為癌症,他把煙戒掉了,醫生沒叫他把酒也戒掉嗎?他輕輕一笑,說身體沒事,治療完畢,現時只需3個月覆診一次,「呢邊醫療,比香港好」。
那時在香港,受訪時總是眉頭深鎖,來台四年,他的心情放鬆不少。在台灣生活不易,港台兩地文化差異,台灣人做事方式跟香港人更是南轅北轍,但有一件事情,能超越所有差異,「呢到有自由」。
在自由的土地上,能光明磊落地賣書、買書、談書、讀書。想起那位跑到店外哭的太太,哭的大概不只是書本上的文字或相片,更是對失去自由的一種哀悼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