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钢琴王子”李云迪在被曝光因涉嫌嫖娼而被拘之后,不仅丢失了商业合作,被中国音乐家协会除名,在综艺节目上也“被消失”。舆论热衷“吃瓜”之风仍然盛行,但也有法学专家指出,官方是否应该向社会通报此行政违法事件,其实值得商榷。
(德国之声中文网)有"钢琴王子"之称的李云迪日前被通报涉嫌嫖娼一事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现年39岁的李云迪除了面临法律上的调查和惩处之外,公众形象也在一夜之间崩塌。
墙倒众人推?
据中国媒体报道,多家商务合作品牌已经宣布解除与李云迪的合作关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也宣布,因李云迪涉嫌嫖娼被拘留一事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决定取消他的会员资格。
在社交平台上,李云迪事件也成为热议话题。在新浪微博拥有2千多万粉丝的李云迪目前账号暂时处于"禁言状态",其相关个人超话也显示"因违反社区公约"而被禁言。
李云迪近期参加芒果TV综艺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他在10月15日还发布了一条相关的宣传微博。不过他个人形象"塌房"也导致这档综艺节目不得不连夜赶工,把视频中李云迪的所有镜头打上马赛克,甚至出现了钢琴键盘在飞舞,却不见弹奏者的"诡异"画面。
公众"吃瓜"乐此不疲?
近年来因为丑闻而倒台的艺人不胜枚举,从强奸到嫖娼,从逃税到"政治立场"问题,一旦出事,就会满盘皆输。李云迪也不例外。多家媒体在盘点他的"风流情史",还扒出来他"并非首次嫖娼被抓"。李云迪微博被禁言之前发布的贴子下面,不乏"嫖老师你好"这样的讽刺热评。
此外还有不少网络文章分析了李云迪从"钢琴王子"到"流量艺人"的转变,批评他钢琴演奏水准下降。
微信公众号"海边的西塞罗"对李云迪的评价是"放着钢琴演奏家不当,非要去当艺人赚快钱,当了艺人又不看风向,顶风招嫖被拘"。不过该文也指出,其实除了这件事之外,同时间值得引发舆论关注的新闻事件还有很多,但是却没有李云迪这档子事儿的热度高,从受众的角度来说,是"对艺人窥私欲的情绪使然"。
法学专家质疑:涉嫌嫖娼人员是否应该被通报?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韩旭在微信公众号"庭立方"撰文指出,官方向社会通报此事,并没有法律上的授权,因为李云迪涉嫌嫖娼之事尚未受到司法审查,在法院判定其有罪之前应该遵守"无罪推定"原则,况且即使他嫖娼之事证据确凿,也只是行政违法,其社会危害性小于刑事犯罪。
这位法学专家还指出,根据中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其中也包括隐私权。公开"通报"对行为人造成的社会惩罚,不亚于行政拘留和罚款所带来的痛苦。嫖娼导致的"道德污名化",使得行为人面临着被整个社会乃至家庭所抛弃。这就是"通报"超出行政处罚本身的"溢出效应"。
韩旭认为,在网络信息时代,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如何保护个人隐私是一个重大课题,如果在执法中不能牢固树立"人权保障"的理念,那么"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永远不可能建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