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机器人ChatGPT在中国一夜爆红,相关概念股趁机大涨。但是,在中国严格的审查制度之下,整合这款AI工具的本地公司如何避免政治风险?
(德国之声中文网)微软支持的OpenAI公司没有向中国用户开放其热门聊天机器人ChatGPT,但这并没有妨碍该应用程序在中国爆红。中国公司争先恐后地将这项技术整合到自己的产品中,推出类似的工具。
虽然中国居民无法创建OpenAI帐户来访问聊天机器人ChatGPT,但利用虚拟专用网络 (VPN) 和外国电话号码可以绕过这些限制。
与此同时,ChatGPT程序背后的OpenAI模型可以编写论文、食谱和复杂的计算机代码,在中国相对容易获得,并且越来越多地被纳入从社交网络到在线购物的消费应用程序。
ChatGPT的爆红显示了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的差距。分析师称,中国的科技公司正在奋力追赶,但是仍然路途遥遥。
“ChatGPT令人兴奋不已。与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实际应用的元宇宙不同,ChatGPT一下子帮助我们实现了人机互动,”北京互联网咨询公司速途研究院执行院长丁道师说,“它将带来的变化更及时、更直接、更快速。”
OpenAI或ChatGPT本身并没有被中国当局封锁,但OpenAI不允许中国大陆、香港、伊朗、俄罗斯和非洲部分地区的用户注册。
OpenAI此前没有公开解释过这些限制措施。该公司在回复给路透社的邮件中表示,正努力试图使其服务得到更广泛应用,“虽然我们希望我们的技术能在所有地方使用,但某些国家的情况使我们很难或者不可能让我们以符合我们使命的方式做到这一点”。“我们目前正在努力增加我们能够提供安全并有益于使用我们工具的地点。”
此类程序在中国网络涌现
据当地媒体报道,去年12月,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微信关闭了网络上出现的几个与ChatGPT相关的程序,但这类程序仍在继续涌现。
微信上出现了数十款采用ChatGPT技术的机器人,被用来制作可以与用户互动的程序或自动账户。例如有账户收费9.99 元人民币、可以对话20次。
腾讯没有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ChatGPT支持中文互动,并具有很强的中文对话能力,这有助于推动其在中国的非官方运用。
中国公司还使用代理工具或与微软的既有合作伙伴关系,来获取允许他们将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其产品的工具。目前,微软正为 OpenAI 投资数十亿美元。
总部位于深圳的比邻星球(Proximai)于去年12月在它的3D 类游戏社交应用程序中引入了一个虚拟角色,该角色使用ChatGPT的基础技术和玩家对话。北京网络公司昆仑万维计划将ChatGPT整合到其网络浏览器Opera中。
由老虎环球管理基金(Tiger Global)支持的香港公司 SleekFlow 表示,它正在将 AI 整合到其客户关系信息交流工具中。“我们的客户遍布世界各地,”SleekFlow 的创始人蔡廷峰(Henson Tsai)说,“除其他外,ChatGPT的翻译非常出色,有时甚至比市场上的其他解决方案更好。”
审查制度
路透社对ChatGPT 的测试表明,这款聊天机器人并不排斥在中国大陆敏感的问题。例如,当被问及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看法时,它回答说没有个人看法,并列出了一系列观点。
但根据路透社的其他调查,它在微信上的一些代理机器人已将此类词汇列入黑名单,以遵循中国对其网络空间的严格审查。当在一个ChatGPT代理机器人上被问到关于习近平的相同问题时,它回答说对话违反了规定。
为了遵守中国的规定,比邻星球公司的创始人段志云(Will Duan)表示,他的平台将过滤在用户与 ChatGPT 互动时获得的信息。
中国监管机构去年出台了加强对“深度合成”(deepfake)技术治理的规定,但并未对 ChatGPT 发表评论。然而,官方媒体本周警告称,对本土 ChatGPT 概念股的炒作存在风险。
中国网信办没有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比利时莱顿大学助理教授罗杰·克里默斯(Rogier Creemers)说:“根据去年发布的法规,中国政府已经表示:我们已经看到这项技术的到来,我们希望走在潮流的前面。”他说:“我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非政治性的。”
中国方案
赶上这趟热潮的还有一些中国科技巨头,如百度和阿里巴巴本周更新了他们一直在研究的人工智能模型,促成其股价上藏。
百度本周表示,将于 3 月完成对其类ChatGPT项目“文心一言”(Ernie Bot)的内部测试。这是该搜索公司自2019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的大型人工智能模型。
周三,阿里巴巴表示,其研究机构达摩院也在测试一款类似 ChatGPT 的工具。
段志云的比邻星球公司一直在使用名为Plato的百度AI聊天机器人进行自然语言处理,他说ChatGPT至少比中国目前的NLP解决方案强大一代,尽管它在某些领域较弱,例如在对话语境的理解方面。
百度没有回复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OpenAI的GPT-3(即生成式预训练变换器)于2020年首次推出,其后续更新版本是ChatGPT的支柱。
段志云表示,长期风险规避的潜能意味着中国公司很可能会用本地替代品取代ChatGPT,前提是它们能够与这款美国开发的产品的功能匹配。
“所以我们实际上希望在中国有可以直接使用的替代解决方案……它可以更好地处理中文,也可以更好地遵守法规。”他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