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2年,中共二十大和美国期中选举无疑是中美两国的重头戏。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国际事件? 一月初始,多场重要会议排队登场。
最迫在眉睫的是,俄罗斯近日在乌克兰边界集结重兵,增兵最多时达17万人,俄罗斯要求北约保证不进一步东扩,否则将采取“适当的军事技术措施”。
美国总统拜登12月30日应俄罗斯总统普京要求通话,这是两人在12月的第2度通话。拜登警告,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美国与盟友和伙伴将作出果断回应。美国之前一再警告,若俄罗斯攻击乌克兰,美将对俄实施毁灭性制裁措施。
普京则告诫拜登,若对莫斯科祭出新制裁措施,会导致美俄关系完全破裂,并对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造成最严重的伤害。
美俄预计1月10日举行安全会议。俄罗斯和北约将于1月12日举行会谈,1月13日俄罗斯将与包括美国在内的欧洲安全暨合作组织会谈。
印度弗莱明大学(Flame University)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南亚及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刘奇峰表示,美俄关系很紧张,但双方都把底线都画得很清楚,普京希望北约停止东扩,至少在乌克兰加入北约这件事上,美国和欧盟能收手。拜登以外交手段吓阻,但也说不会以军事介入。美俄双方都不想让军事对峙升级,现在都没有这样的考量。
刘奇峰认为普京不会对乌克兰真正发动攻击。他表示,普京就算大举陈兵边界,也不可能进军基辅。目前在俄国扶植之下,乌克兰内部的亲俄势力已经成立了三个“自治共和国”,而从2015年以来,莫斯科、基辅以及法、德分别通过签署明斯克协定,意图解决相关领土争议,但实际上成果有限。在全面发动攻击这个选项前,普京可以透过操弄这三个争议地区达成外交目标,也不需要三番两次向美方强调。全面经济制裁将引发美俄关系的破裂,莫斯科并不想要实质造成冲突。
刘奇峰认为,普京发动攻击不见得会产生对他有利的外交态势,疫情对俄罗斯影响严重,近几年都靠出口石油,其他的产业不强,如果美欧实施经济制裁,将对俄罗斯造成很大影响,普京不会鲁莽冒然出兵,破坏整个地区的平衡。接下来如何退场是比较大的问题。美国也不想跟俄纠缠,因为这不仅会影响美国的东亚布局,也会使俄罗斯的长期盟友印度为难,让印度在QUAD采取更中立的立场,对美国没有好处。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认为,要西方明确对俄罗斯的要求做出正面承诺,可能性低。不过情势没那么悲观,因为俄罗斯在外交上有明显的机会主义倾向,俄罗斯看到美中竞争,美国拉拢印太的日澳和欧洲盟邦时,俄罗斯趁机见缝插针。
欧盟的核心安全观首位是俄罗斯的常规武力威胁,中国最多是第二位。所以俄 罗斯趁着美国忙于应对中国,趁机对美国比较没那么稳固的盟友施压,阻力较小。就算最后西方或美国没有做出什么承诺,对普京在政治上也是加分,因为普京对外展示了强硬,对普京的政治资本是正面因素。如果美国想节省精力处理中国的主要矛盾,而对次要矛盾的俄罗斯有任何程度的妥协或给出筹码,对俄来说就是意外收获。这算盘怎么打,俄罗斯都是赚,既然如此,普京对于美俄谈判和美俄安全会议能拿到什么好处的期待,不会特别高。
台湾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教授、日本研究中心主任郭育仁认为,即使俄罗斯出手也是有限度的战争,不会漫延到北约的势力范围。而中国若想趁火打劫、趁人之危,借此矛盾制造对它有利的国际局势,如意算盘不会得逞,因为拜登明确说不会以军事介入。普京也不是省油的灯,顾此失彼的不会只有美国,普京也不可能让中国趁心如意的趁火打劫,普京也是国际政治的老手,中国要利用这危机制造对他有利的局势非常困难。
针对“台湾有事” 美日将拟联合计划
俄乌危机使得2022年初始的国际局势就不安宁,普京挟重兵和输送给西欧的天然气,施压美欧谈判,搏得新闻版面。而日本的国际地缘政治角色也十分吃重,即将在一月登场的还有美日外长和防长的2+2会议,拟于1月7日或8日视频在线举行。1月中旬,美日韩三国防长拟于夏威夷进行美日韩三方会谈,聚焦朝鲜议题。岸田文雄还传出将于一月初访问澳大利亚,讨论印太地区的国防和安全问题,预计将与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正式签署日澳“互惠准入协定”(RAA);也传出为强化双方抗中合作,两国拟定修改“日澳安全保障共同宣言”。
郭育仁说,美日2+2双边会谈的重点是修订美日防卫方针,针对“台湾有事”的情况拟定美日联合作战计划。其实自2021年六月起,日美两国就不断进行兵推。接下来很有可能在三月底或四月,在东京举行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围堵中国。郭育仁指出,QUAD主要应对南海局势,美日希望通过QUAD与东盟合作,平衡中共推动的南海行为准则。中国希望明年上半年跟南海周边国家签署COC南海行为准则,以排除所谓的域外国家参与。
郭育仁认为,如果QUAD峰会在日本举行,拜登可能对日本进行首度国事访问,韩国总统大选3月9日举行。拜登如果访日,也可能访问首尔。接着在六月中,北约夏季峰会将通过新的战略构想,这是北约的重要指针,军事资源将重新分配部署,任务演习和训练都要根据新的战略概念。北约的注意力不只在欧洲,也会在印太地区。12月中,德国巡防舰“巴伐利亚号”穿越南海,这是时隔19年后,德国首次派军舰巡航印太地区。继法、英之后,德国将加强在印太区域部署。未来德法英军舰可能常态性出现在印太地区。
民主国家进入选举期将面临重重挑战
郭育仁指出, 2022年是很重要的转折点。2022上半年,民主阵营围堵中国的态势会非常清楚。在经贸方面,美国将推出印太经济架构,去分化或围堵RCEP对东盟的效应。但是年中北约峰会之后,下半年民主国家进入选举期将面临重重挑战,形势可能翻转。
郭育仁说,七月,日本参议院改选,岸田文雄目前执政状况不错,但疫情是影响选情重要因素,如果日本疫情严重,七月的参院改选不会乐观。如果岸田文雄下台,将对中国有利。七月之后,美国11月期中选举,拜登选情非常不利,拜登可能跛脚。而台湾11月的九合一选举,民进党看来选情不佳。韩国三月选出新政府,可能仍是文在寅所属的进步派执政。如果日韩是新政府执政,美台是旧政府、跛脚政府,拜登和蔡英文的政治影响力走下坡,对上政治权力在二十大达到顶峰的习近平将是很大挑战。
郭育仁说,每逢民主国家选举,中共介入的力道非常大,可预见下半年中共的渗透、武力恫吓、假消息,和无所不用其极的认知作战会频繁出现。所以下半年对习近平而言,局势有利。
郭育仁说:“2023年变得危险,局势会变得紧张。”他说,因为民主政府跛脚可能会使权力到达顶峰的习近平产生错觉,习近平可能以为能姿意妄为。如果他对于台海或南海的情势过度自信,误判的可能性高,这是为什么安倍晋三不断呼吁中共高层不要误判,“美日的政治军事菁英可能有掌握一些状况,时间点可能在2023年之后。”所以郭育仁说,明年会是相当精采的一年,也是西方国家需要高度提防的一年。
美国中期选举 对中政策可能出现重整或混乱期
对于美国中期选举,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进一步分析指出,选举可能对民主党内部的凝聚力,和拜登花在外交上的政治资本产生影响。宋文笛说,民主党内偏左派的进步主义派在《重建美好未来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简称BBB)的法案上,对拜登感到失望,在民主党内对中国比较鸽派的左派,政治影响力和政治动能上升。鸽派声音可能升高,将是拜登巩固党内团结的很大负面因素。此外,中期选举后,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可能要下台,民主党很高机率会在期中选举失去多数,就算勉强守住多数,也会面临核心领导层权力中空的问题,又会出现一阵子的政策重整期。因此美国年底的期中选举,对中政策可能出现重整或混乱期。
澳大利亚选举 莫里森面临挑战
澳大利亚2022年也有选举,最晚将于五月举行联邦议会选举。宋文笛说,从目前民调看来,两大政党支持度旗鼓相当,澳大利亚大约每隔十年会出现政党轮替。保守党政府连续执政三任,即九年,老态已显现。保守党推动的美英澳三边安保联盟(AUKUS)能否维持足够的政治热度到五月大选是个问号。如果选举结果改换鸽派的工党上台,对中政策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修正或软化,AUKUS也可能进一步延缓。工党对于AUKUS相对保守,工党领袖曾说最快要2040年才能取得第一艘可用的潜艇,澳大利亚总共下订了八艘,全部到货恐怕还要再等四、五年。美英澳三国需费时18个月讨论细节,若政权更换,可能要再延。
在中国的外交方面,宋文笛说,在中共二十大前,宁左勿右是常态,一是外交的操盘手杨洁篪、王毅面临换届;二是中国的立法权在外交上的角色逐渐吃重。2021年上半年中印边境冲突时,人大提出陆地国界法,在外交上再次定锚;对于东海议题,人大提出海警法,通过国内立法来确立外交政策的红线对他国施压。人大委员长栗战书也届临退休,所以,中共二十大换届,政策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盘整期。政治上宁左勿右、强硬为上,有强大的政治诱因需对外强硬,又没有稳固的外交口领导人掌控,外交仍会出现战狼不受控的情况。中国宣称要建立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有实际困难。
中共二十大前不改对外强硬的作风,可能也使中印边界的僵局持续。刘奇峰指出,中印关系的征结还是边界问题,现在中印俄出现一些不平衡的发展,最初印度亲近俄罗斯是希望通过俄罗斯敦促中国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展现温和。但是中俄关系最近变得亲密,中国反而利用俄罗斯影响印度,中印边界问题短期内看不到解决的曙光。倒是中国最近和不丹签署备忘录打算划定边界,中不的边界争议一定会牵扯到印度,这使印度感到压力。而且春天之后适合部署,中印双方若在边境重新部署,冲突机率可能上升。
印度国安人事调整似乎对中展现善意
不过,刘奇峰指出,印度最近的国安外交人事异动值得关注。印度将驻中国大使唐勇胜(Vikram Misri)调回国担任副国安顾问,并任命前印度驻台湾代表罗国栋Pradeep Kumar Rawat为下任印度驻华大使。刘奇峰说,以前的印度国安人士都经历过洞朗危机,而这两位都算是新人,唐勇胜对中国比较温和,比较强调中印的经贸往来,这样的人事布局是否对中展示善意,值得观察。刘奇峰说:“印度似乎在重设中印关系”。印度可能希望管控中印冲突的一些因素,持续跟中国保持贸易往来。有数字显示,2020年底,中印贸易额上升至历史新高,而印度经历接连两波疫情,吸引外资的力道减弱,印度盼望引进包括中国的外资。在中印关系上,印度似乎在找寻新路,希望妥善管控分歧,寻求商业利益。印度与美国的印美贸易谈判几个月前因为一些问题终止,印美双边贸易要再观察。但是,印度在战略上向美方倾斜已经确立。
文章来源: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