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5名理事,被控「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周三(7日)被裁定罪名成立,是自1967年后,首宗被告不认罪、而被法官裁定罪成的「煽动刊物」案件,引来国际关注。人权组织形容,判决显示香港已迅速「大陆化」,法律学者认为判词未充分解释「煽动罪」是否违宪,亦无视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要求废除「煽动罪」的呼吁。
案中被指是「煽动刊物」的,是工会出版的3本儿童绘本《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和《羊村清道夫》。香港律政司指控3本绘本分别影射反送中示威、「12港人案」和新冠疫情传入香港初期的医护罢工,以「羊村」和「狼村」分别描述香港和中国,宣扬分离主义和深化对中国内地居民的仇恨;更指绘本含「反华情绪」、「破坏一国两制」底线。
案件引来国际社会关注,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中国部高级研究员王松莲发表声明,慨叹裁决显示香港已迅速「大陆化」。
王松莲说:香港人过去常常看到在中国大陆的人士,因撰写政治寓言而遭到荒谬起诉的新闻,但现在这种情况正在香港发生。香港当局应该扭转这种自由急剧坠落的趋势,并撤销对5名儿童读物作者的定罪。
55年来首案 以殖民地旧法检控出版者
这宗案件之所以引来国际关注,是因为这是香港自1967年后,首宗被告不认罪、而被法官裁定罪成的「煽动刊物」案件。
港英政府在1938年把源自英国普通法的「煽动叛乱罪」,写入香港《刑事罪行条例》,禁止发表可能引起对英女皇憎恨的文字或刊物。然而自「六七暴动」后,港府未有再动用此法。直至反送中运动期间,港警首次动用这条尘封半世纪的殖民地恶法,相继检控多名民主派人士,再以「煽动刊物」罪控告前《立场新闻》及《苹果日报》高层。
美国乔治城大学亚洲法中心香港法研究员黎恩灏接受本台访问,形容判决给外界一个观感,就是香港法庭在处理关乎言论、表达和出版自由的案件时,标准倒退至英殖年代,亦完全无视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今年7月有关香港人权状况最新报告的呼吁。
黎恩灏说:报告的总结审议清楚要求香港政府废除「煽动罪」,或立即停止引用「煽动罪」去检控和起诉。香港法院对这些及时及具体针对「煽动罪」的联合国文件置之不顾,亦反映法庭面对国际舆论、面对国际人权专家的观点,完全不愿反驳。
「煽动罪」违宪争议 官:谣言和假资讯也威胁国安
辩方提出的其中一个争议点,是涉案罪行是否符合宪法,即《基本法》所保障的表达自由权利。法官在判词中表示,「煽动罪」使用了 「憎恨」、「藐视」、「离叛」等概念,并不含糊,裁定辩方对控罪是否合宪的质疑不成立。
法官更提到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4年订立的《锡拉库扎原则》(Siracusa. Principles),订明政府只有在保护国家 「免于武力威胁时」,才能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人权。法官郭健伟认为,当中对国安威胁的定义可能已过时,指出除了武力之外,谣言和假资讯也会威胁国家领土完整。
黎恩灏认为,判词对「煽动罪」是否违宪的问题并未提供充分理据,亦刻意忽视《约翰内斯堡原则》。该原则指出「和平行使表达自由不应被视为威胁国家安全,亦不应受到任何限制和惩罚」。
而在「羊村绘本案」后,接下来还有前《立场新闻》和《苹果日报》高层涉及的「煽动刊物」案。黎恩灏表示,由于「羊村绘本案」属区域法院案件,除非被告上诉,否则该案对日后的案件并无约束力。不过他认为可以肯定的是,该案的判决会影响香港的出版和创意工业。
黎恩灏说:这份判词会让出版业界及创作界有很大的寒蝉效应,因为单纯以儿童绘本,透过比喻和寓言去讨论时政,也可被视为仇恨和憎恨政府,这一定会影响香港的出版自由和创意工业的发展。
他补充,虽然「煽动罪」属普通法罪行,然而自终审法院去年底裁定《国安法》的严格保释原则适用于「煽动罪」案件后,随即打开缺口,把《国安法》机制延伸至其他普通法案件上,例如由《国安法》指定法官审理此案,判词更引用不少《国安法》元素,认为这将直接影响香港的刑事案件审讯和司法体系。
记者:吕熙/程文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文章来源:RFA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