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8日星期三

“热爱生活、不甘命运” 中国新女性步入国际平权运动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在国际争取平权、为女权喝彩的队伍中,也正出现越来越多新一代的中国女性、中国青年人的面孔。他们中的许多人在2022年“白纸运动”后,更加投入社会正义运动,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一种 “热爱生活、不甘命运”的中国新女性形象。

 

 

“白纸运动”后的启发——不能再“等别人来”

在德国慕尼黑,一场由民间团体组织的国际妇女节游行活动上,出现了一些来自中国的新面孔。

其中一位是九零后的中国留学生小A,她将跟来自德国、伊朗、乌克兰、阿富汗、叙利亚、伊朗、索马里、维吾尔族等各个社群的女性代表们一起,以“齐力争取妇女权利” (All together for women’s rights)为口号,表达对世界各地所有女性的声援。

 

中国全国多地爆发的、以白纸为象征的抗议运动引来世界瞩目。(法新社)
中国全国多地爆发的、以白纸为象征的抗议运动引来世界瞩目。(法新社)

准备活动的过程中,小A告诉记者,在中国长大的她,是第一次感觉自己真正在庆祝“妇女节”这个属于所有女性的节日。

“作为海外的中国女性,我觉得一是有必要让世界看到中国乃至东亚女性的身影,打破沉默甚至逆来顺受的刻板印象,改变学界、职场、生活中的显性或隐性的歧视。尤其是当世界各地的姐妹们都勇敢地站出来、世界人民都为伊朗女性的勇气喝彩时,作为几千万中国女性的一员,我们不可以习惯性地沉默、假装没看到,或者抱着‘等别人来吧’的想法。”小A接着说,她参与这个活动的另一个原因,也是这几年在海外看到中国女性面临的种种困境,“(我)都感到很痛心、无力,这次希望能做点什么,如果让海外的同胞看到,或许能感觉没那么孤独……,如果能让国内的姐妹们看到当然就更好了。”

在纽约曼哈顿,零零后中国留学生李心宇在妇女节前的周末,刚跟几个女性朋友一起参加了在纽约新学院(The New School)举办的“中国女权论坛: 娜拉出走之后”。一整天的论坛从中国女权运动的历史,谈到社交媒体的作用,再到探讨母职、社会制度与角色等方方面面的议题。演讲者清一色是华裔或来自中国的年轻一辈研究人士。

 

2022年11月28日晚,在美留学生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门前组织了一场集会,声援国内"白纸运动",呼吁公开悼念乌鲁木齐火灾死难同胞,释放被捕群众,以及结束清零政策。 (记者艾玛摄 )
2022年11月28日晚,在美留学生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门前组织了一场集会,声援国内"白纸运动",呼吁公开悼念乌鲁木齐火灾死难同胞,释放被捕群众,以及结束清零政策。 (记者艾玛摄 )

“从去年参加白纸(运动)的一些晚会,让我跟这边的留学生群体互动更紧密了,开始对这些关注中国人权、女权的活动更频繁。”李心宇笑着说,自己本来是对社会议题“尽量不碰”的典型宅女,“(白纸运动)可以说是一个契机吧,或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晚的启蒙,意识到自己作为海外中国留学生这样的角色。”

中国妇女社会、经济地位下降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这是一个纪念妇女权利,以及妇女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节日。它最早缘起于20世纪初,美国纽约的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工作条件和低薪的运动。

中国在1954年就把“男女平等”写入宪法,毛泽东也喊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不过,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的《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却发现,从政治参与、经济地位、教育机会及健康与生存等四个领域衡量全球各国,中国在146个国家中排名102位。这比2006年排名63位相比有大幅倒退,也凸显在经济狂飙的过去15年,中国女性没有得到平等的社会资源与机会,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正在倒退。

 

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的《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却发现,从政治参与、经济参与、教育机会及健康与生存等四个领域衡量全球国家,中国在146个国家中排名102。(美联社资料图片)
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的《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却发现,从政治参与、经济参与、教育机会及健康与生存等四个领域衡量全球国家,中国在146个国家中排名102。(美联社资料图片)

2022年底,中共新一届政治局中没有任何女性委员,由此也打破了当局20年来的“传统”。中国民间的"就业性别歧视监察大队”日前发布的《国家公务员招考性别歧视报告》也发现,2023年国考招考人数中,超过四成存在严重性别偏好,偏好男性的岗位人数是偏好女性的1.33倍,这意味着女性更多在报考阶段就被排除在外。

“热爱生活、不甘命运”的中国新女性

“这是我们必须站出来的原因,”在德国的九零后留学生“邓旅星”也准备走进国际妇女节争取平权的游行队伍。他说,在离开中国的几年,他读了更多相关论文,接触到不同国家的平权团体后意识到:国际社会对中国女性的处境了解太少了。

“不只是白纸革命时期被打压的女抗争者,之前的铁链女、唐山打人事件,再到中共制度上的计划生育、离婚冷静期……,我觉得必须要关注女性在独裁国家中受到的打压,这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国际平权运动的队伍中,正出现越来越多新一代的中国女性、中国青年人面孔。

 

2022年11月28日,在中国驻伦敦大使馆外,一名妇女在写着“反核酸,反封控”的标语牌旁边点着蜡烛。(美联社)
2022年11月28日,在中国驻伦敦大使馆外,一名妇女在写着“反核酸,反封控”的标语牌旁边点着蜡烛。(美联社)

长期在德国为维吾尔群体倡议的20岁女学生Ipar Can也有这样的观察,她发现尤其在2022年的白纸运动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加入了为维吾尔人发声的队伍:“他们会来询问我:我们能怎么提供帮助呢?你正在做哪些倡议呢?我感到非常感恩,我喜欢与他们互动,一起走在倡议队伍之中,有越多人能站在一起越好。”

“站出来表达我们的声音很重要,不管在什么日子,但在国际妇女节,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传播意识。我希望人们能知道维吾尔妇女在当地遭受的迫害:强迫节育、性暴力等等。”Ipar Can强调。

出于安全考量,小A 、李心宇、邓旅星都是受访者的化名。另外几位在加拿大、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受访者也因为安全原因,只愿意以“不留纪录”(Off record)的方式跟记者交流她们在国际妇女节的计划,以及对中国女权现况的关注。这是中国海外留学生常面临的现实,他们想大声倡议,却害怕中共的海外监控,更担忧在国内亲友的处境。

小A说,新一代中国女性因为独生子女政策“幸运”地获得了更多资源,因为科技让她们得到更广的讯息,联系更紧密。中国“女性”作为一个群体也更加多元,但她们也深深明白面对的制度现实。

“我觉得,我们的共同点是热爱生活、不甘命运。”她这么定义新时代的中国女性。“即使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但我觉得只要是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者朝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不管是专注家庭、儿女、事业、学术,都值得为她们高兴。”

 

记者:唐家婕    责编:何平    网编:瑞哲

文章来源: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