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案件周四(12 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暫代高等法院)展開第 108 日審訊,黎智英第 16 日出庭作供。辯方展示黎與「徒弟」李兆富於 2020 年 7 月 21 日的 WhatsApp 對話,黎提及「中國只是一隻紙老虎」,又指中國軍隊腐敗,不可能與美國戰鬥。黎確認上述內容在其 Twitter 發布,而他不贊成「熱戰」。
另一帖文提到「年輕人是我們爭取自由運動的脊梁」,法官杜麗冰問,黎所指的「自由」是甚麼?黎回答是「來自中國侵犯我們的自由,擺脫獨裁的自由」。杜聞言問,「即你想香港獨立?」黎否認想香港獨立,而是想香港有法治,強調是「法治下的自由」。杜問,那麼甚麼是「爭取自由運動」?黎指是「抵制中國侵犯香港自由的運動」。
案件由高院《國安法》指定法官杜麗冰、李素蘭及李運騰審理。控方由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助理刑事檢控專員張卓勤、高級檢控官陳穎琛代表;黎智英由資深大律師彭耀鴻、大律師關文渭及有香港執業資格的新西蘭御用大律師 Marc Corlett 代表。
16:32 休庭
16:05 黎同意蓬佩奧稱需關注中共侵犯人權行為
辯方展示 7 月 27 日黎的 Twitter 帖文,「@SecPompeo is right. the world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CCP’s violation of human right. To ignore its human right violation is to the peril of our world in future. Chinese activist Zhang Wuzhou tortured in police custody, says family.」(中譯:蓬佩奧是對的。世界應該更關注中共侵犯人權的行為。忽視其侵犯人權行為,將為我們的世界帶來危險。中國社運人士張五洲家人說,張在警方拘留期間遭受酷刑)
辯方問,黎為何說蓬佩奧是對的?黎指,因蓬佩奧稱需要更關注中共侵犯人權的行為﹐又指他不僅呼籲美國關注,而是全世界關注。辯方問如何關注?黎指,是關注及譴責(censure),指不接受他們這樣做。辯方追問如何譴責?黎稱不知道,外交部會有其方法。
另外,黎早前供稱他評論蓬佩奧的講辭時,提到 3 名批評政府者(dissident),辯方問黎是否仍記得是誰?黎稱記得羅冠聰、魏京生,指魏曾囚禁 15 年,後來逃亡。
15:47 黎同意文章指中共無誠信 重申僅陳述事實
辯方圍繞黎於 2020 年 7 月 26 日刊出、另一專欄文章〈有種回力鏢⋯⋯自插心臟〉提問,當中提到:
事實上事前未想過,毀了香港原來是咁大鑊,更想不到國安法撕毀《基本法》這國際公約,公然羞辱國際文明價值倫理,引發國際圍攻
辯方問,黎是否意圖透過文章呼籲國際圍攻中國、制裁?黎否認,他只是作出預測。辯方指,黎知道外國將實施制裁?黎指,當時有些制裁已實施,不是因為《國安法》,而是因為貿易戰。
至於文章提到:
合理的做法當然是回歸法律正途,遵守任何牴觸《基本法》的法律都是無效的原則。例如《港區國安法》第 4 條和第 20 條容許和平示威,只是派發傳單宣揚分裂國家﹐也是容許的,不過若試圖直接破壞香港特區行政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機構,藉此分裂國家和破壞民族團結,即使這等行動不涉及武力,譬如黑客入侵電腦,卻是犯罪行為。希望以舉出明確例子,向世人解釋清楚,國安法混淆了《基本法》那些的法律條文
辯方問,黎所指的「合理的做法當然是回歸法律正途」是甚麼意思?黎指,「我只是解釋一下補救香港的可能性」(I would just explain the possibility of redemption for Hong Kong),希望人們知道,中共在《國安法》生效後就會發生「大問題」。
辯方問,黎在文章是作出建議?黎指,《國安法》紅線非常模糊,並混淆了《基本法》,因此他在文中舉例,讓每個人都知道紅線在哪。辯方指,他希望「向世人解釋清楚」?黎指,除了政權,無人能真的舉例。
文章下一段提到:
不過,這樣做現在還有用嗎?國際社會還會相信中共遵守承諾的誠意嗎?中共何時遵守過合約承諾?
辯方問,黎是否指中共無誠信?黎同意。辯方問,黎是否意圖透過形容中共無誠信,而煽動對中共的憎恨?黎否認,重申只是陳述事實。
辯方問,黎所指的例子是 WTO(世界貿易組織)、《基本法》?黎同意,指中共不遵守上述兩者。辯方問,黎是否藉文章煽動市民不循合法途徑改變政治架構、不遵守法律?黎否認。
15:29 小休
15:10 訊息中讚賞蓬佩奧演辭 黎推測與其好友、蓬佩奧助手 Mary Kissel 有關
辯方展示黎與前《壹週刊》社長楊懷康的 WhatsApp 對話,楊指「this maybe a better link」(這可能是更好的連結),黎稱「Thank you so much for the translation. Yes, it is a very powerful speech. This speech seems to have kicked off the new Cold War with China. Bravo!」(中譯:非常感謝你的翻譯。是的,這是一場非常有力量的演講。這篇演講似乎拉開了與中國的新冷戰。太棒了!)
黎再指「Mary Kissel should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it. So proud of our friend.」(Mary Kissel 應該與此有關,為我們的朋友感到驕傲。)楊回覆「Indeed. We here in HK are blessed to have her devoted friend. You helped build that friendship like nobody has.」(的確,我們香港很幸運能有她如此忠實的朋友,而你幫助建立了這種友誼,這是無人能及的。)
法官杜麗冰問,黎是否指 Mary Kissel 與蓬佩奧的講辭有關?黎指,自己是推測,因 Mary Kissel 是蓬佩奧的得力助理,故認為她有份參與。黎又指,他與 Mary Kissel 相識逾 10 年,當她在香港任職作者時,兩人成為好友,其後她移居紐約。
辯方問,Mary Kissel 其後成為蓬佩奧助理?黎同意。法官杜麗冰問甚麼時候?黎指,應是特朗普執政、蓬佩奧成為國務卿的時候。法官李素蘭追問,Mary Kissel 何時成為蓬佩奧助理?黎稱不知道,只知道當他 2019 年 7 月赴美與蓬佩奧見面時,Mary Kissel 已成為其助理,而她進入政府工作後,兩人便停止聯絡。
李素蘭問,兩人一直保持聯絡,突然不再聯絡?黎指,失去對方聯絡方法,亦不知道她進入華府工作,只是赴美與蓬佩奧見面時才知悉。法官杜麗冰問,兩人是私下聯絡如使用 WhatsApp?黎稱,Mary Kissel 進入華府工作前,透過《華爾街日報》電郵與他聯絡。
辯方問,黎稱於 2019 年 7 月赴美時,Mark Simon 在房外等候,那麼 Mary Kissel 是否也在門外等候?黎指不知道,但 Mary Kissel 在大堂帶他上辦公室。黎又指,Mark Simon 曾警告他,不要擁抱(embrace)Mary Kissel。
14:32 Twitter 引用蓬佩奧演辭 黎否認提倡與中國敵對
辯方繼續圍繞黎的 Twitter 帖文提問。辯方展示黎與李兆富於 2020 年 7 月 24 日的 WhatsApp 訊息,黎提到「Please use his speech in Twitter and my comment above」(請用他的講辭及我以上的評論);黎指,他是指美國時任國務卿蓬佩奧的講辭。
至於黎稱「This is Cold War curtain raising」(這是冷戰的序幕),黎稱他意指冷戰正來臨,否認提倡冷戰,只是陳述事實。辯方問,黎是否想有中美冷戰?黎反問,「我想有冷戰?這合理嗎?我不能想要冷戰,我怎會想要冷戰呢?」,否認想中美冷戰。辯方指,黎早上供稱不想有「熱戰」,黎同意,補充「冷戰已形成」。
辯方展示同日黎的 Twitter 帖文,「This kind of engagement we have been pursuing has not brought the kind of change in China that President Nixon hoped to induce. our policies and those of other free nations resurrected China’s failing economy only to see Beijing bite the international hands that fed it」(中譯:我們一直追求的這種安排,並沒有為中國帶來尼克森總統希望引發的那種變化。我們和其他自由國家的政策,使中國的衰弱經濟復甦,結果卻看到北京咬住了養活它的國際之手)
至於同日另一帖文顯示「Bravo! Well said. The free world must triumph over this tyranny. If we bend our knee our children will be at the mercy of the #ChineseCommunistParty if the free world doesn’t change Communist China, Communist China will change us」(中譯:太棒了!說得好。自由世界必須戰勝這種暴政。如果我們屈服,我們的孩子將受到中共的擺佈,如果自由世界不改變共產主義的中國,共產主義的中國將改變我們。)
黎認為,兩段帖文內容均取自蓬佩奧的講辭。翻查資料,該影片是蓬佩奧於同月 23 日出席加州尼克森總統圖書館「共產主義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Communist China and the Free World’s Future)講座時的講辭。
庭上播放蓬佩奧的講辭,他提到「We know too that if our companies invest in China, they may wittingly or unwittingly support the Communist Party’s gross human rights violations」(我們也知道,如果我們的企業在中國投資,可能會有意無意地支持共產黨的嚴重侵犯人權行為。)
「Our Departments of Treasury and Commerce have thus sanctioned and blacklisted Chinese leaders and entities that are harming and abusing the most basic rights for people all across the world」(我們的美國財政部對損害和侵犯全世界人民最基本權利的中國領導人和機構,進行制裁和列入黑名單。)
辯方問,他是否認為蓬佩奧的講辭是提倡作出與中國敵對行動?黎同意。辯方問,黎著李兆富使用講辭內容,黎是否提倡作出與中國敵對行動?黎回答,他沒有使用這部分的演辭,他只是取用提及「暴政」(tyranny)的部分。
辯方指,黎在 Twitter 帖文附上演講片段連結,他是否間接提倡作出與中國敵對行動?黎否認,又指自己當時沒有觀看連結。
法官杜麗冰問,黎指示李兆富使用講辭內容?黎指他可能寫錯,他是想著李使用自己對蓬佩奧講辭的評論,而非直接著他使用講辭內容,然而他在訊息的確這樣說,因此不能否認。黎又指,相信自己看了完整演講版本。
12:58 午膳
12:35 黎確認收惠頓電郵 指是「說客」工作模式
辯方再引述黎於 7 月 24 日收到由美國國務院前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轉發的電郵,題為〈Fwd:EMBARGOES until 4:35 ET: Seecretary Pompeo remarks at Nixon Library〉。辯方指,當時惠頓已沒有在白宮工作,黎確認,指當時對方是「lobbyist (說客)」。辯方再指,時任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於 7 月 23 日在加州發表了演講,而電郵另附上蓬佩奧的演講辭。
辯方問,為何惠頓會把此講辭傳予黎?黎指因為對方是「lobbyist」,這是他們工作的模式,對方曾於 2019 年時為他介紹美國議員等。但及至發電郵時,對方已沒有協助黎的工作。黎認為,惠頓作為「lobbyist」,會與舊客人保持聯繫,而黎曾是他的顧客。
辯方引述,此電郵收件者另包括 Mark Simon、前國防副部長 Paul Wolfowitz 及美國退休將軍 Jack Keane。黎指,惠頓與 Mark Simon 相熟,而另外二人則是黎的朋友。辯方問,黎最後有否閱讀此講辭,黎指他知道有相關演講,因為他可能從新聞讀到,亦可能從電郵中讀到,他並不肯定。黎指,當他於早上收到電郵時,先回覆對方「Thanks」,但沒有即時閱讀,但已不記得隨後有否再閱讀電郵。
辯方再問,針對講辭內容,黎有否協助製作講辭?黎否認,反問「how could I be involved ?(我怎麼能參與其中)」,亦沒有對講辭作出任何直接貢獻。至於間接貢獻,黎指可能有人採用他在《紐約時報》的文章內容,但他不知道,亦沒有人向他徵求同意。
辯方再問,黎有否透過 Mary Kissel 為此講辭提出建議?黎指據其所知沒有。
12:17 黎否認帖文煽動憎恨或提倡敵對
針對黎的帖文,辯方問,黎是否有意圖透過該帖文煽動他人憎恨中央政府及港府?黎否認,強調只是提及年輕人處境危險及救生艇政策。黎亦否認意圖透過帖文,煽動人以非法手段改變香港的政治制度、要求他人不守法。黎庭上指,推論至最極端,亦只是提出年輕人有需要時可採用及救生艇政策。黎亦在提問下否認,意圖提倡英國針對中港採取敵對行動。
辯方再展示黎同日 7 月 23 日的另一帖文「The US should be lenient to the young #HKers seeking asylum. They suffered a lot fighting for #HongKong’s freedom. (中譯:美國應對尋求庇護的年輕港人寬容,他們為香港的自由而奮鬥,已遭受了許多苦難。)」辯方再展示黎與李兆富的相應 WhatsApp 對話,指黎同時向李發出一條新聞連結,內容關於美國律師談及,在《國安法》後,有關政治庇護的查詢上升。黎指他應曾閱讀相關中文報道。
辯方指,黎在 WhatsApp 的訊息與 Twitter 內容大致相同,而黎提到年輕人「They suffered a lot fighting for #HongKong’s freedom(中譯:他們為香港的自由而奮鬥,已遭受了許多苦難)」。辯方指,黎是否故意用上過去式?黎解釋,因為他是指過去的運動,而當他撰寫此帖文時,運動已不復存在,運動發生於《國安法》實施前。
針對黎的「Livechat」訪談節目,辯方展示黎與 Mark Simon 的 WhatsApp 對話,當中提到黎希望 Mark Simon 為他尋找節目的「co-host (共同主持人)」。黎在提問下確認,當時獨立非執行董事 Mark Clifford 為「guest host(嘉賓主持)」。黎指,「co-host」是較長遠的職位,而「guest host」較臨時。
辯方提到,控方早前向法庭呈交一張關於黎的「國際聯繫圖」。辯方問,圖中人物部分是黎海外的朋友,黎有否透過 Mark Simon 邀請他們到其節目?黎確認有。
11:32 小休
11:20 《蘋果》見「兩制蓋棺」圖樣 黎指屬比喻 與員工亦沒共識
辯方展示《蘋果》A2 報道〈英設BNO簽證 供港人家屬鋪路入籍〉,辯方問報道內容,是否制裁的一種?黎指,他沒有閱讀詳情,只是現時才閱讀。辯方問,黎是否與《蘋果》高層有共識指中央加強對港人的控制?黎否認,「他們有他們的想法,我有我自己的想法」(They think their own way, I think my own way),也是他從不予編採指示的原因。
辯方指,報道的左上角有印有「兩制蓋棺」圖樣,黎稱是一個比喻。辯方問,黎有否牽涉製作圖樣?黎稱沒有,反問「為何我要(牽涉在內)」?辯方問,那麼黎與《蘋果》高層有共識使用這圖樣?黎指,從不干預他們工作。
法官李運騰問,是否所有 A2 版面都有該圖樣?黎稱有時在 A1、A3,視乎報道。辯方指,該圖樣是否用貶損(unflattering)的態度描繪習近平的容貌?黎稱「it does not portray about a leader. Just portray about the effect of NSL」(這不是描繪一個領導,只是描繪《國安法》的影響)。
而庭上顯示,圖像另有「光時」旗幟,辯方指這字眼在《國安法》生效後,被視為顛覆國家?黎指,如字眼用在報道、新聞相片,就不算是犯罪,認為這是律師所告訴同事,因此他們敢用。辯方問,黎當時是否知悉「光時」字眼?黎稱是同事負責,又指圖像太小了,自己沒看到。
辯方問,黎當時是否知悉「光時」有將香港從中國分裂出去的意思?黎指,與同事的共識是永不提及「港獨」。辯方追問,當時「光時」已代表「港獨」?黎稱沒有留意意思,只是留意涉及罪行。辯方指,是因為有人因此被捕?黎同意。
辯方問,如果黎留意到此字眼,他會怎樣做?黎稱,「我不認為我會做任何事。我沒做任何事,因為我會讓我的員工來作出判斷」(I don’t think I would do anything. I didn’t do it because I leave my staff to judge their work)。
11:10 黎否認提倡年輕人離港
辯方問,黎供稱與陳梓華於 2020 年 6 月 16 日的見面,兩人談及劉祖建在英國遇襲一事?黎補充,他當時回應陳,認為劉不是一個有效的領袖。法官李運騰關注,陳講及劉遇襲,黎就這樣回覆?黎稱不是,他先說認為劉真的遇劫,因為這不像中共使用的手段。
辯方又問,黎與劉在台北見面時,有否談及國際線?黎重申,他只是著劉平息前線暴力﹐又指劉只逗留一段很短的時間。
辯方其後圍繞 7 月 23 日、有關英國推出救生艇政策的 Twitter 帖文提問,指黎對參與運動的年輕人有何期望?黎稱不知道,只是想他們有機會獲得庇護。辯方問,BNO 簽證計劃與「年輕人是我們爭取自由運動的脊梁」有何關係?黎解釋,之後不會再有運動,但不論運動繼續或不再,年輕人仍是脊梁。
他續指,「我認為這可以給他們一個離開的安全港,到別處過自由的生活是件好事。」(I think that could give them a safe haven of leaving, to have a life of freedom elsewhere is a good thing)
辯方問,為何黎認為年輕人需要離開、需要一個安全港?黎指,因為《國安法》下,他們沒有自由。辯方問,黎是否透過此 Twitter 帖文提倡香港年輕人離港?黎否認,只是認為他們有一個出口,到英國自由地生活。
法官李素蘭問,黎是指到英國繼續爭取自由運動?黎重申,他只是認為這對年輕人好及有需要,能選擇離開香港,在英國自由地生活,又指當時已沒有爭取自由的運動。法官李運騰問,既然沒有運動,黎為何說年輕人是運動的脊梁?黎指,當時認為仍可抗爭,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10:45 官問爭取甚麼自由 黎:抵制中國侵犯香港自由 否認爭取獨立
辯方展示黎 7 月 23 日 Twitter 帖文,黎貼上《蘋果》連結,題為「Firms with Hong Kong ties face US sanctions, linked to human rights abuses in Xinjiang」(與香港有關的公司,因新疆侵犯人權,而面臨美國制裁),並指「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prevent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is to hold people who do the heinous act personally accountable」(防止侵犯人權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追究犯下惡劣行為的個人責任)。
黎稱,這可能是自己撰寫或李兆富撰寫,指「個人責任」就是指侵犯人權的人要負上後果,又指帖文上的連結是李兆富挑選。法官李運騰關注,黎傳送了一條連結予李兆富?黎指,他可能是閱讀了文章的中文版。法官李素蘭問,他閱讀中文版報道,但 Twitter 的連結是英文版報道?黎指,報道有中英文版。
法官李素蘭追問,黎向李兆富發送的連結是英文報道?黎指,一般而言他是閱讀紙版《蘋果》,可能他著秘書 Julie 找英文版報道,再傳予李兆富。
訊息顯示,黎同日向李兆富傳送一條《蘋果》題為「UK launches lifeboat for Hongkongers with focus on younger generation with new BN(O) visa」連結(中譯:英國為港人推出救生艇政策,關注年輕一代的新 BNO 簽證),稱「This is urgent and necessary. Our young people are the backbone of our freedom movement. They’re in the most danger」(這是逼切和必要的。我們的年輕人是我們爭取自由運動的脊梁。他們處於最危險的境況。)
同日 Twitter 帖文提到,「This is urgent and necessary. Our young people are the backbone of our freedom movement. They’re in the most danger. UK launches lifeboat for HongKongers with focus on younger generation with new BN(O) visa」(中譯:這是逼切和必要的。我們的年輕人是我們爭取自由運動的脊梁。他們處於最危險的境況,英國為港人推出救生艇政策,關注年輕一代的新 BNO 簽證)
辯方問,黎所指的「運動」是甚麼?黎指是參與示威的年輕人,或參加運動的人。辯方指,但黎昨日被問到〈時間就是武器〉時,表示已沒有示威?黎指,是因為在《國安法》下,所以沒有示威。
法官李素蘭問,如果參與爭取自由運動的人,不是示威者,他們會是誰?黎稱不知道,也不知道如何定義。李素蘭指,「但你剛才提到了,我只是想知道你的想法」(But you just mentioned that. I just want to know what you’re thinking)黎指,「我的想法是,參加爭取自由運動的年輕人,大多是示威者」(my thinking is the young people who join the freedom movement, are mostly demonstrators)。
法官杜麗冰問,黎所指的「自由」是甚麼?黎回答是「From the encroachment of China on our freedom, freedom from dictatorship」(來自中國侵犯我們的自由,擺脫獨裁的自由)。
杜聞言問,「即你想香港獨立?」黎指,「I don’t want Hong Kong to be independent. I want Hong Kong to be under the rule of law」(我不想香港獨立,我想香港有法治)。
杜追問,黎所指的「自由」是甚麼?黎稱,是「法治下的自由」(Freedom under the rule of law)。杜問,那麼甚麼是「爭取自由運動」?黎指是「抵制中國侵犯香港自由的運動」(resist against China’s encroaching Hong Kong freedom)。
李素蘭問,那麼劉祖廸是否示威者?黎同意,「以不同方式(參與)」(different form)。李素蘭問,但劉不是參與示威的人?黎指,「如果你一定要這麼嚴格的定義,我覺得不太公平。你知道,他是牽涉在內」(if you have to define it in such a strict definition, I don’t think it’s fair. You know, he’s so involved in it),即激發(inspire)人們參與示威。
黎重申,劉是運動的一部分。李素蘭追問,劉還有做其他事情嗎?黎指當然劉有做其他事情,但他不知道。黎又指,他首知悉劉是透過傳媒,不是透過陳梓華,其後才透過陳梓華著劉組織勇武領袖團隊,再之後閱報時知悉他加入國際線。
10:30 黎:自己負上 Twitter 責任 與李兆富互相理解從沒質疑對方
黎於 2020 年 7 月 23 日與李的 WhatsApp 顯示,黎稱「Trump is using a series of sanctions enacted against China and his campaign strategy. Very smart. While Biden can only say Action is louder than words!」(中譯:特朗普正利用一系列針對中國的制裁及其競選策略。非常聰明。拜登只能說「行動勝於雄辯」)
黎同日 Twitter 帖文顯示,「Trump is taking actions through different measures while Biden can only claims, Action is louder than words!」(特朗普正採取不同措施,而拜登只能聲稱,「行動勝於雄辯」)
辯方問,黎在訊息提到制裁,是否想呼籲制裁?黎否認,只是陳述特朗普所做的事情。法官李運騰關注,黎向李兆富發送不同訊息,沒有提到內容是用作發布 Twitter,但對方知道要發布?黎同意。李運騰追問,李兆富如何知悉哪些需要在 Twitter 發布、哪些不需要?黎指,李兆富會自行判斷,亦沒事先協議,因雙方假設對方明白。
辯方問,是誰負上 Twitter 的責任?黎指是自己,又指他與李兆富一起工作逾 10 年,「我從沒質疑他做的事,所以我認為這是一種互相理解」(I never questioned what he did. So I think that is a mutual understanding)。
至於黎向李形容特朗普「Very smart」,黎解釋,認為特朗普利用一系列針對中國的制裁,有助於總統競選。辯方指,當年勝出者是拜登?黎同意。針對黎稱「Action is louder than words」,黎指「louder」是指更有效。
10:10 黎指不贊成「熱戰」亦不認為中國能與美國戰鬥
針對辯方周四展示黎智英「成敗樂一笑」專欄、2020 年 7 月 19 日刊出的文章〈時間就是武器〉,辯方詢問黎是否意圖藉文章煽動對中央及港府憎恨、不循合法途徑改變政治架構、不遵守法律?黎一概否認。
辯方其後圍繞黎於 2020 年 7 月的 Twitter 提問。辯方展示黎與「徒弟」李兆富於 2020 年 7 月 21 日的 WhatsApp 對話,黎向李發送一條《蘋果》連結,稱「I don’t agree with Prof. Vogel that armed figh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is possible. No, US military might is way too superior that China’s besides China’s military is so corrupted and can’t fight. China is just a paper tiger, they won’t dare fights with US.」(中譯:我不同意 Vogel 教授說中美之間可能發生武裝戰鬥。不,美國的軍事力量比中國強大太多了,而且中國軍隊腐敗得無法戰鬥。中國只是一隻紙老虎,不敢跟美國打。)
黎稱,不知道誰是「Prof. Vogel」,記得自己不同意一篇文章,但不記得是哪篇文章。他確認,其上述訊息內容發布在 Twitter,又指自己不贊成「熱戰」(hot war)。黎在辯方提問下,曾聽過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Magnitsky Act),但不知道詳情。
另外,法官杜麗冰針對另一 Twitter 帖文問,黎是否知道英國在 2020 年 7 月暫停香港引渡安排?黎稱不記得。辯方問,黎是否持有英國護照?黎同意。
10:06 開庭
HCCC51/2022
文章来源:法庭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